中評社香港3月22日電/2003年3月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法國表示強烈反對,但時隔8年介入利比亞事態時,法國的態度最為積極。與此相反,美國經過再三猶豫最終參與了軍事行動。為何兩國的立場發生對調?
朝鮮日報報道,外媒分析說,主導利比亞空襲的美國、法國、英國三國的利害關係不同。
首先,在法國薩科齊總統的個人意志發揮了巨大作用。法國將在明年舉行總統選舉,而目前薩科齊的支持率只有19%,薩科齊希望通過利比亞戰爭,再揚“強大法國”的國威,凝聚國民的支持。
美聯社(AP)20日分析說,在英國憎惡卡紮菲的國民情緒起到了重要作用。美聯社報導說,卡紮菲被指為1988年造成43名英國人遇難的泛美航空公司客機蘇格蘭洛克比空難的幕後黑手,而且據悉,卡紮菲與針對英國主要人士實施恐怖襲擊的愛爾蘭武裝組織愛爾蘭共和軍(IRA)有著密切關係。此外,英國首相卡梅倫因為年紀輕和外交經歷不多,一直受到在國際舞台上撐不住場面的批評,因此卡梅倫希望借此向國民樹立強硬的形象。
更何況對英法兩國來說,無法容忍在“歐洲後院”北非發生獨裁者屠殺大批平民的事件。英國時事雜誌《時代》20日報導說:“無數皮艇正從地中海對岸利比亞湧入歐洲。”
然而《時代》則分析說,美國發動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結果深陷戰爭泥潭,經濟也在危機中尚未完全復甦,因此對參加另一場戰爭感到有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