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台獨是虛幻的,也會出現災難性後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8 10:04:11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6日社論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繼呂秀蓮宣布參選黨內大選提名後,日前以台獨大老群集支持的姿態宣布參選。但就在蔡英文宣布參選後當天,日本發生芮氏規模9.0的強烈地震,媒體焦點全部轉向。這是很弔詭的現象,即台灣政治的現實和虛幻,恰恰藉此呈現。 

  社論說,所謂現實者就出在蔡宣稱要給台灣一個未來,但現場群集台獨大老,要的就是台灣獨立。台灣政治的現實不論蔡英文或呂秀蓮都明知不可能有兌現台獨的那一天,而且宣布參選的同時幾乎都把台獨的正面論述隱藏在潛台詞當中,那麼其所能提供的未來又那裡可能是真實版。 

  蔡英文個人政治生命的崛起,與其說是來自歷練和奮鬥,不如說是來自於機遇,蔡英文本人又是很能掌握機遇且牢牢不放的職場女強人。且就官僚和公職言,蔡英文出身高級官僚,功能則為智囊,和民進黨多數領導人無不從公職崛起,幾乎完全不同,可謂不折不扣的非典型。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民進黨內新潮流派系投資蔡英文的眼光,也不必意外謝長廷會和蔡英文結盟。可以看出蔡英文的清新模樣中,已夾雜了不少算計和權謀。 

  社論說,蘇貞昌如何表態,宣布投入提名競爭的姿態就成為一個考驗。蘇貞昌爭取黨內大選提名原屬既定,但東張西望的結果,先機頻失,氣勢也一再轉弱。雖然蘇貞昌的民調支持度還能和蔡英文一較高下,甚或微幅領先;但能否後來居上,或連蘇貞昌的核心支持者都不敢樂觀,但蘇布局既久,大概已沒有人可能勸退蘇貞昌。 

  民進黨內部的協調機制,在蔡蘇呂之間做出選擇,的確是一個困擾,也是矛盾,走向全民調的對比式競爭或已難免。通過全民調的過程,黨內角力勢必也將隨之升高,有關蘇蔡配或蔡蘇合的耳語一再傳出就是顯例。這既可能是選戰論述的較量,也是個人魅力的較量,提名競爭態勢也勢必激化。以蔡英文廣邀台獨大老即可感知,那是和藍營馬英九區隔的有效策略,也是考量到在黨內的非典型形象屢遭質疑,刻意有此安排。 

  社論說,蘇貞昌的基層功夫或較蔡英文嫻熟,人氣則在伯仲之間,或略遜一籌。是以兩人的提名競爭或得視兩人的論述高下以為轉移。蘇貞昌此前提出“台灣共識”,蔡英文則有“和而不同”和“台灣精神”,都只見表態不見立場。這其實表明台獨論述的困境,即黨內競爭必要沾有綠的成分,且要有深綠支持者背書。但第二階段大選非要爭取中間多數選民支持不可,愈強調台獨,則愈不可能勝出。蔡蘇兩人也都陷在此種不可欲卻又怯於割捨的扭曲和矛盾當中。 

  以民生議題為例,在蔡英文的參選宣言有很生動的描述,那就是典型的M型社會;但蔡英文卻歸咎於馬英九的大陸政策。蔡英文懷念台灣過去可以引以為傲的階級流動和均富,但那分明是國民黨兩蔣執政期間創造的,蔡英文提及的爛攤子更是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傑作”和“遺產”。至於兩岸政策更是只見攻擊未見論述。試問蔡英文和蘇貞昌有誰敢於宣稱可以停止兩岸大三通和經濟合作協議。 

  政治是現實的,國民黨未必能保住“立委”多數席次,馬英九也未必能贏得連任;但台獨是虛幻的,也會出現災難性的後果,不論蔡英文和蘇貞昌都有責任在參與提名的階段就先說清楚,台灣和對岸的關係究竟該如何看待,台灣未來的命運在統獨不同的選項中又有什麼不同。 

  社論說,在虛幻和現實之間,如何看待兩岸的利害關係和未來發展形勢,在在攸關台灣未來命運,不論蔡英文和蘇貞昌如何爭取大選提名,應該格外清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