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籌設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國兩治”民主實驗區(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7 01:09:30  


 
  正因為大多數台灣學者專家,對於“海西區”的分析,均從“閩台經濟交流”的觀點切入,往往會推導出上述“閩台經貿交流合作受到先天結構侷限”的分析結論。如為具有親綠背景的學者,更可能認為“‘海西區’是針對台商產生磁吸效應,為建立兩岸緊密經濟關係安排佈局、達到將台灣‘香港化’等政策目標,並將‘兩岸交流國內化、地方化’”的政治邏輯。此二者或基於總體經濟發展的趨勢、或基於特定僵固的意識型態,雖均有失公允,但卻不得不承認,這些看法恐怕才是台灣方面對於“海西區”目前多數的認知或見解。

  尤有甚者,被“海西區”視為是未來連結台灣重要平台的“平潭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平潭”),也在台灣重要財經意見領袖謝金河、長期參贊兩岸政策事務的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等人陸續考察調研後,被認為要從無到有、讓人不具信心(注26);甚至長期鑽研“海西區”的廈門大學李非、唐永紅等人,也從廈門本位主義觀點,認為推動“平潭”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徒費資源(注27)。顯見,無論是“海西區”或是“平潭”,外界-特別是台灣各界-並未如預期地出現一片叫好之聲。

  2、“海西區”政策認知落差的問題癥結。

  上述此種北京當局給予“海西區”高度政策支持,和台灣各界對於“海西區”或“平潭”較不樂觀的前景預判,似乎形成了極為鮮明的矛盾對比-即二者之間對於“海西區”或“平潭”的政策前瞻,有著極大的落差。不禁讓人要問:同一個“海西”、同一個“平潭”,為何有如此天差地遠的認知差異?

  對此,本研究認為,北京提供的,是一個宏觀大局的政策方針和戰略構想,而一般民眾或學者專家所關切的,則是“海西區”或是“平潭”究竟有哪些和其他經濟區域不同的具體政策。換言之,兩者之間所思考、關注的面向未盡相同。直言之,“海西區”概念推動迄今已逾六年、而中央的政策出台也超過一年,之所以仍有這樣的落差,一方面固然可能是持負面意見者並未真正瞭解“海西區”或“平潭”的政策構想,另一方面卻更可能是現階段“海西區”或“平潭”的既有政策,確實未能真正切中北京的制度設想,或滿足民眾的政策期盼。換言之,“海西區”及“平潭”政策問題的癥結,在於其政策方針是正確的、但具體操作的執行方案,卻似乎欠缺臨門一腳,而有所不足。

  3、從“平潭”試點重新思索政策新典範。

  “海西區”的政策發展,儘管有著上述的問題,但只要具體政策思考得宜,兩者之間的鴻溝,並非不能弭平。其中,本研究認為尤以“平潭”的政策規劃最為重要,特別是福建省現正針對“平潭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研擬制訂,對外徵求各方意見,本研究希望能夠提供另一個不同的創想面向,去思考“海西區”或“平潭”究竟應如何充分掌握中央在政策方針上給予“先行先試”的重大契機,尋求突破過往傳統的政策思維,找出真正突出優勢、切實可行,且又能夠撼動民心的策略方案,進而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典範。換言之,本研究想要回答的問題,就是“海西區”的政策規劃,究竟應該何去何從,才能夠真正同時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又能兼顧對台交流合作,既成為兩岸和平發展制度交集的新亮點,甚至做為中國向國際社會宣告邁向世界的重要制度典範?

  而這一切的答案,都在“平潭”。

  (三)研究重點

  基於上述的核心關懷,本研究主要的研究重點,有以下四個面向:

  1、從現階段的政策方針與戰略思維,理解“海西區”政策定位。

  首先,為了思索“海西區”政策的新典範,本研究將從現階段北京當局政策方針和戰略思維出發,從對台政策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高度,去理解“海西區”的政策定位,以作為進一步思考“海西區”政策突破的重要基礎。此又包括了兩個面向:一是要從北京的高度,去理解“海西”戰略作為對台政策先行先試的重要意義,另一則是從福建的角度,去檢視“海西”政策作為閩台對接、發展經濟的政策意涵。

  2、藉由理論和實務分析,建構從“海西”到“平潭”的新典範。

  在確立了“海西區”的政策方針和戰略意義之後,本研究將一步從理論和實務面向,去探索創造從“海西”到“平潭”政策典範的可能性。在理論面向,本研究將站在兩岸統合、和平發展的核心價值之上,去檢視各種統合的路徑選擇和模式檢討,嘗試從中摸索出一條契合於“海西區”的新道路;而在實務面向,本研究將透過SWOT的分析方式,務實的瞭解“海西區”和“平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並據以評估未來的政策發展方向。

  3、提出從“海西”到“平潭”務實可行的規劃設計及政策建議。

  發展面向上的優劣情勢後,本研究將在理論檢視的基礎上,提出“海西區”和“平潭”新典範策略的路徑選擇,並進一步具體提出務實可行的規劃設計和政策建議,為“海西區”和“平潭”,從理論論述、政策方針、策略選擇到制度設計,提供一個全面的政策新典範。

  4、從“平潭”試點實驗,轉化成為深圳、廈門政治改革的芻議。

  在平潭試點實驗的基礎上,則可以與近期中國大陸所倡議的“政治改革”相連結。本研究將從深圳、廈門等發展成熟的經濟特區中,推動政治改革所具備的優勢和可能面對的潛在挑戰去思考,並以“平潭”試點的政策設計為基礎,進一步提出對於“經濟特區”轉化為“政治特區”的政策芻議。

  五、預期成果

  本研究從“和平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去思考“海西區”及“平潭”可能的制度創想,其目的不僅在為“海西區”及“平潭”的未來發展提供政策建言,更重要的是透過本研究所提供的政策建議及規劃方案,建構一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典範,甚至進一步向國際社會彰顯中國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的立場與決心。因此,可以從下列五個面向歸結出本研究的預期目標和研究貢獻:

  (一)對於海峽經濟發展的貢獻。

  透過“海西區”和“平潭”去連結海峽兩岸的經濟區塊,對於“海西區”經濟發展的貢獻自然是不言可喻。但更為重要的,本研究預將提供全面性的制度創想,讓從“海西區”到“平潭”,不僅只侷限在經濟優惠政策上的“先行先試”,而是從制度基礎,深化海峽兩岸的連結,讓兩邊的經濟效益,具體落實在制度的建構當中,為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二)對於中國政治改革的貢獻。

  中國政治改革的發展的路徑是摸索漸進的,但面對進一步深化政治改革的迫切壓力,本研究所倡議“平潭”試點,其政策經驗將彌足珍貴,而可從“平潭”的政策新典範中,抽離出適合深圳、廈門等發展成熟的經濟特區、轉化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或“政治特區”的政策建議,作為未來深化中國政治改革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