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看,加強內地經濟與香港經濟的聯繫,香港將成為內地經濟“走出去”的平台。“內地要走出去、走得好、走向哪裡,很大程度要借鑒香港的經驗。”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此前在京會見香港中華總商會訪京團一行時就表示,中央已定調要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服務業將是一大重點。香港在金融、仲裁、保險等高端服務業領域有經驗,可為內地提供幫助。
在有關觀察人士看來,從“十五”時期的“井水不犯河水”要求,到“十一五”時期“大河流水小河滿”的感受,再到此次港澳主動尋求納入“十二五”規劃以更好地在未來五年發揮作用,反映了港澳經濟與內地經濟融合在不斷深化。
納入規劃是發展趨勢下的共識
對於港澳納入“十二五”規劃,香港回歸之前就已在香港工作的周俊明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這既有利於推進“一國兩制”事業向前發展,也符合廣大香港同胞的利益,還能進一步融合民族智慧,推進民族復興大業。
周俊明自1984年開始一直在香港工作,2003年至今擔任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開幕式結束後,周俊明在住地接受了《瞭望》新聞周刊的獨家採訪。
《瞭望》:“十二五”規劃(綱要)裡開辟獨立章節論述港澳的發展,在你看來,主要是基於什麼考慮?
周俊明:“十二五”規劃對港澳,特別是香港的定位比較清晰,在具體安排上也更為細致,這在“十二五”規劃(綱要)裡論述得非常到位。換句話說,在國家的總體規劃上,香港未來應從哪些大的方向考慮。香港如果能夠根據國家發展的總體需要,又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優勢,細化未來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就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發展空間。
而且,規劃充分體現了“一國兩制”的原則。國家“十二五”規劃對香港發展的定位,是在一個國家的大局下,考慮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應該怎麼發展的問題,從大的框架對其定向,圍繞著金融、貿易、航運等幾個重要的中心提出更為具體的舉措。以前也有提及,但都不如這一次這麼確切。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既全面鋪排內地的發展,也充分考慮了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的發展和700多萬香港同胞的福祉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