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少將:正抓緊制定海洋戰略,不久就有結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4 11:08:12  


  中評社快訊/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研究員羅援少將今日在參加政協會議間隙表示,中國維護海權應重視政治、經濟、國防等五方面“存在”;全國政協委員、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少將也表示,中國海洋戰略正抓緊制定,不久就將看到結果。

  據大公報報道,有外媒稱中國有可能在今年宣布首艘航母下水,因此航母建設成為今年大會堂台階上的焦點議題。在外界看來,當中央軍委委員、國防部長梁光烈上將等軍方高層就此表態後,中國準備打造至少一支航母編隊已無懸念。今日在被問及航母建設進度、何時下水等問題時,解放軍將領多採取“迂迴”戰術,著重強調航母建設的必要性。

  羅援說,中國擁有航母是正常的,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只有中國沒有航母。航母是一個大國國力的象徵,也是維護國家利益的需要,“中國有理由加強航母建設。”尹卓則說:“這我不知道,但我是贊成發展的,決策還要看黨中央、中央軍委”。

  在被問及研發殲-20隱形戰機是否違背中國積極防禦的國防戰略時,尹卓表示,殲-20是岸基飛機,目的在於奪取制空權,在中國臨近空域奪取制空權就是為了防禦,雖然從技術上是隱形飛機,並沒有把戰爭性質改變,關鍵在於如何使用,“我們沒有像美國把F-22部署到關島、沖繩。”但他並未透露有關海軍航空兵定翼艦載機的研製和飛行員的訓練情況。

  羅援還指出,中國維護海權要重視五個“存在”,包括行政、法律、國防、輿論、經濟五個方面。在“國防存在”方面,中國要加強對管轄水域和島礁的權益保護,能駐軍的要駐軍,不具備駐軍條件的要建設軍事設施,即使不能建設設施也要設立主權標誌,比如樹立主權碑或國旗。中國軍艦也要加強水域巡邏、警戒。至於日前美韓在黃海海域舉行軍演只會激化矛盾,無助於緩和地區局勢。

  尹卓去年的提案就是建議制定中國海洋戰略,包括海洋發展戰略和海洋安全戰略兩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他透露,發展戰略國家正在抓緊制定,安全戰略也在考慮之中,不久就應該能看到結果。

  尹卓今年的提案之一是要將護僑、撤僑,保護海外華人華僑和中資機構列為軍隊的使命任務中,“不能從戰略上籠統地提,要把它具體化”。他強調撤僑顯示“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滲透到行政、軍隊方方面面,也反映出中國的應急機制、國防動員體制越來越成熟。“軍隊除了要具備打贏信息化戰爭這樣一個核心能力外,還要面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的軍事任務,撤僑護僑應當是軍隊建設的重要方面,國家給了投資就應該為國家、人民服務。”

  中國海軍赴亞丁灣護航行動已持續兩年,尹卓表示對海軍能力和裝備是非常好的鍛煉。“有人說得不償失,實際上這條航線是中國重大利益所依託”,他強調,中國在這條航線上每年有一兩萬億美元的物流。而護航也顯示目前海軍裝備還不太適應遠海工作,儘管截至目前有因為未向海軍申報、不在護航範圍內的船有被海盜劫持的情況,但所有被護航的艦艇百分之百安全,“可我們的裝備、技術,特別是信息化程度,通訊手段,遠海部署能力和西方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對於海軍能力是否可以滿足維護東海、南海安全,尹卓表示很多領土主權、海域劃界並非完全靠軍事手段解決,比如中國和南海周邊國家主要還是要發展經濟,不要說南海有問題就要兵戎相見,用飛機大炮解決,“中國不是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國家,但海軍要作為後盾,要用和平方式找到都能接受的方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