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德銘:進一步推進與以色列巴勒斯坦務實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3 14:41:49  


  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2月27日至3月2日應邀率中國政府經貿代表團訪問以色列、巴勒斯坦。在訪問結束之際,陳德銘就訪問情況和當前中國與以色列、巴勒斯坦經貿合作等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

  陳德銘說,以色列是全球“創新經濟”的先驅和典範,是中國在西亞地區的重要經貿合作夥伴。當前,中國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升級步伐,以色列也正在繼續完善以技術為先導的發展戰略,中以合作的潛力很大,具有廣闊發展前景。他表示,本次訪問的主要目的是鞏固中以經貿合作基礎,將這一合作推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層次。

  訪以期間,陳德銘與以色列總統佩雷斯、總理內塔尼亞胡舉行會談,與以工業、貿易和勞工部長沙洛姆.西姆洪共同主持召開了中以經貿聯委會第五次會議,就高新技術合作、雙邊貿易、產業投資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達成了重要共識,並參觀了多家以色列高新技術企業。他還與隨團訪以的近30名中國企業界人士參加了3月2日在耶路撒冷舉行的中國-以色列經貿合作研討會,共同交流和探討合作前景。

  陳德銘此訪期間還會見了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與巴外交事務顧問簽署了向巴勒斯坦提供援款的協議,並與巴經濟部長進行了會談,雙方就進一步推動中巴友好合作關係發展深入交換了意見,並達成了重要共識。

  陳德銘表示,巴勒斯坦是中國的真誠朋友,近年來中巴友好合作關係不斷深入發展。他此次率團訪問巴勒斯坦,主要是落實中巴領導人就深化友好合作關係達成的共識,探討在當前形勢下推動雙邊經貿合作的有效途徑和措施,進一步推動雙方在經貿領域的務實合作。

  談到中國與以色列近年來的經貿交往活動,陳德銘介紹,在中國和以色列共同努力下,兩國經貿合作取得了長足進展,呈現出以下發展特點。一是規模擴大,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77億美元,比建交之初增長150倍。二是方式豐富,從貿易為主向貿易、高技術合作和風險投資共同發展。三是領域拓寬,從最初的農業合作,擴大到海水淡化、生物醫藥、可再生能源、電子通訊、網絡技術等多個領域。四是層次多樣,兩國中央政府間合作穩步推進,地方合作發展迅速。

  他認為,以色列具有較高的科技水平,與中國在市場規模、製造能力等方面形成優勢互補,中以合作的潛力很大,具有廣闊發展前景。

  陳德銘強調,農業合作是兩國應用技術領域合作的亮點。1993年,兩國農業部簽署了農業合作諒解備忘錄,並陸續建立了一些農業合作項目。以色列的滴灌技術已經在中國得到應用,雙方2009年確立的“納米技術在污水資源化及農業安全利用上的應用研究”項目已經完成,中方通過引進以色列納濾膜組件,自主開發一套“納米氧化鎂-過濾-納濾”三級組合納米水處理工藝,並進行了實際示範應用。

  高新技術合作是中以共同關注的合作重點。2008年,兩國簽署了《高技術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成立了中以高技術合作促進中心,有力推動了兩國企業在交流互訪、技術轉讓、投資併購等方面合作。其中,綠色經濟和低碳技術是未來中國產業技術發展的主攻方向之一,也是以色列擁有技術優勢的主要領域。中國將優先推動與以色列在可再生能源、水資源利用、生物醫藥、節能減排和電子信息等綠色產業領域開展合作。

  陳德銘認為,以色列“科技立國”的戰略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借鑒意義。“雖然發展經濟的自然和社會條件並不好,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以色列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以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發達經濟體。”

  陳德銘說:“以色列經濟成功轉型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科教立國和體制創新。以色列科教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居世界第一,建立並完善了一整套產業發展的體制和創新的機制,助推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

  陳德銘說,在“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戰略發展軌道。中方將通過加強與以色列的合作,並結合中國的實際,對“以色列經驗”加以學習和應用。第一,中方將增加引進以高科技產品和先進技術,為改造傳統產業服務;第二,雙方將進一步採取措施,鼓勵兩國企業開展共同研發合作,提升企業科技研發和創新水平;第三,雙方將加強在可再生能源、水資源利用、生物醫藥、節能減排和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合作;第四,雙方將加強智力引進、研討培訓、交流互訪等人力資源合作,提高能力建設水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