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互聯網自由只姓“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3 00:17:54  


 
  更令中國人震驚的是,同一天希拉里國務卿還表示,美國國務院在推特網上建立了自己的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賬戶,中文賬戶也將在不久後建立。所謂建立中文賬戶已再清楚不過了,美國要著手扶植與中國政府進行唱對台戲的反華勢力。這一點不能不引起中國人們的高度警惕。

  2008年那場席捲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率先走出陰影,此舉連索羅斯都感嘆,中國一枝獨秀;連德國總理默克爾屢屢承認“中國道路”。美國不得不選擇“互聯網自由”做文章,把遏制中國的希望寄托在互聯網上。人們記憶猶新的是,此前美國谷歌事件一冒頭,美國務卿希拉里公開表示為谷歌撐腰,個中已清楚表明,美國要當谷歌的後台老板,支持谷歌在中國在世界各國傳播不負責任的信息。令人玩味的是,22日俄羅斯副總理伊萬諾夫公開指責谷歌公司給埃及煽風點火。

  美國出資“全球互聯網自由”就是要改變戰略,促成所謂“全球互聯網自由”的開放,並非是講民主法治講各國和平共處。美國國家安全局憑借20世紀40年代與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簽署《五國情報交換協議》,在全球範圍建立並完善了一套名為“梯隊”的監控系統,具備全面監聽電話、手機、傳真、電子郵件、網頁瀏覽、即時通信等通信手段的能力,每天能夠處理接近或者超過10億次的通信,而是要煽動各國反對派與各國政府作對,在各國製造混亂,以便為美國插手各國的內政提供契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