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正領著其它亞洲國家圍堵對付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2 00:41:18  


 
  憤怒的羽毛 

  中國著手於將美國排斥在“核心”地域之外,但同時也導致了其與一些南亞國家之間的衝突,這些國家在南海島嶼的歸屬問題上都與中國存在爭端。中國與南亞諸國的爭端給了華盛頓一個支持這些國家的機會,當然包括歡迎美國軍艦重返金蘭灣的越南。此外,越南還與美國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而遙想當年他們曾經是敵人。 

  北京將美國對核心地域爭端的調解看作是對中國的包圍,美國在日本有100多處軍事基地,在韓國有85處,另外在菲律賓、關島和一些中亞國家均設有軍事基地。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主席西蒙-泰(Simon Tay)說:“如果你是一個中國的戰略思想家,你不必成為一個偏執的陰謀理論家就能夠想到,美國正在領著其它亞洲國家對付中國。” 

  在1996年台海危機和最近南海的領土爭端中,中美雙方的軍事威脅最終都事與願違。克林頓政府的戰艦政策促成了中國的造艦計劃,如今中國海軍已對美國形成了地域性挑戰。中國對南亞鄰國的舉措卻為華盛頓大開方便之門,這也導致北京承受挫折。 

  同樣,中國與印度在領土邊界線上的爭議也加大了美國對新德里的影響力。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爭吵亦使東京更加親近於華盛頓。 

  軍事力量的局限性 

  含蓄的說,軍事威脅通常被其製造者所鼓吹。這部分反映出了當今世界與1914年時的差異。在那時,帝國主義的冒險活動通常能給自身帶來利益。而今天,“冒險”和“擴張”幾乎是同義詞。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是伊拉克泥潭卻是美國一個戰略上的災難。在阿富汗,美軍也同樣陷入了僵局,並且至今未能獲勝。美國可以贏得世界上任何常規戰鬥的勝利,但並不見得能夠贏得最終戰爭的勝利。美國固然可以擺平伊拉克,但是有誰相信伊拉克人會因此而降服呢?相比之下,中國最近卻在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拿下了與伊拉克的石油訂單和阿富汗的礦產訂單。另外,中國還向伊朗展開了1200億美元的能源投資,從此成為德黑蘭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當美國正在美洲中部建立新海軍基地並派遣第四艦隊到拉美去揮刀弄槍時,中國卻正在取代美國,成為拉丁美洲的主要貿易夥伴。 

  中美兩國都不應該以軍事力量來決定雙邊關係進程。無論他們說什麼語言,每個海軍上將都想要新型軍艦,每個陸軍上將都想要新型導彈。軍事力量的主要任務是贏得戰爭——那就需要耗費很多東西。但是現在,需要耗費的東西越來越貴,並且更多由此帶來的是痛苦而並不是勝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