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伊朗軍艦“過河”為何牽動中東亂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1 08:16:41  


伊朗“哈爾克”號補給支援艦。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半月談》報道,在中東局勢撲朔迷離的敏感時刻,這樣一起事件引起了全球的關注:2月22日,兩艘伊朗軍艦“哈爾克”號補給支援艦和“阿勒萬德”號巡邏護衛艦通過蘇伊士運河,並於24日抵達叙利亞北部拉塔基亞港。由於這是伊朗軍艦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首次駛經蘇伊士運河,因此引發各國的猜測,其中尤以以色烈反應最為激烈。雖然這一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但是有關影響卻遠未消除。

  中東亂局,伊朗是贏家?

  按照蘇伊士運河運行和通行的有關國際規定和慣例,伊朗軍艦通過蘇伊士運河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這一事件卻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有媒體驚呼,伊朗崛起的時機到了。

  一些專家分析認為,當下的大中東地區,正處在一種舊格局震蕩而新格局尚未成型的洗牌過程中。這樣的局面,對於伊朗重新確立在中東地區的大國地位的確是一個大好機遇。對於伊朗來說,讓軍艦通過蘇伊士運河這一行為不只是借當前的亂局展示其大國的實力,其實也有其它多重要考慮:第一,通過對外的強硬行動,安撫國內的民心,避免國內的局勢也走向失控;第二,通過試探性的行動,了解現任埃及政府對本國的態度,力求在與新埃及政府建立關係的過程中搶占先機;第三,借機試探美以對伊朗軍事行動的底線。所以,伊朗對外宣稱這是一次“反海盜的訓練之旅”。這樣既可以避免給美以先發制人的借口,又可以通過這種實際上的軍事調動,加強與叙利亞等盟友的海上聯繫,達到在亂局當中擴大本國影響力的目的。

  不過,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少將則持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其實是一些西方媒體戴著有色眼鏡來看伊朗軍艦過蘇伊士運河,是西方媒體的把這件事情炒作成熱點。

  金一南認為,對於任何一個軍隊來說,海軍艦艇的調動、部署應該是正常的。伊朗軍艦通過蘇伊士運河,非常大的特點是西方媒體炒作。伊朗的軍事力量長期處於這樣的恢復期。伊朗的伊斯蘭革命之後,很長時間內,國防投入使用不夠,力量恢復始終不夠。再加上長期以來,美國、以色列對它的威脅。伊朗主要發展陸軍、空軍,而且主要是防禦性的力量。那麼海軍是個傳統式和攻擊型的力量。海軍對伊朗來說,主要是霍爾木茲海峽的問題。伊朗通過蘇伊士運河到叙利亞,可以看出是伊朗海軍力量比較大的成長。除此之外,並不具有非常的意義。

  對於這一事件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我們不妨先分析一下以色列、美國、埃及對這件事情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