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遭遇中東“政治真空” 無法承受巴林政權更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1 21:15:49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繼突尼斯、埃及政局動蕩之後,巴林、也門、利比亞等中東北非國家也相繼出現緊張局面。美國總統奧巴馬18日發表聲明,對巴林等國出現暴力行為“深表關切”,呼籲這些國家的政府“表現出克制”。白宮新聞發言人卡尼在回答相關問題時,既強調了所謂的“普世價值”,也強調“每個國家都是不同的”,有各自的情況與傳統。

  人民日報國際論壇刊文說,在經歷了埃及突變之後,面對巴林可能出現的變局,奧巴馬政府似乎採取了更為謹慎的態度。巴林雖然只是海灣一個小小的島國,美國卻在此有著重要的軍事戰略和地緣政治利益,美國海軍第五艦隊正駐扎於此,美國向海灣地區投放軍事力量、支持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都有賴於此。巴林同時還被美國視為遏制伊朗影響力的“橋頭堡”。一位美國專家明言,巴林是美國在海灣“最重要的戰略資產”,是美國“無法承受政權更迭的地方”。

  美國“熱烈的政治言辭遇上了冰冷的軍事現實”,這是美國媒體的一句評論。埃及的政權更迭使美國遭遇中東“政治真空”,而巴林的可能變局則使美國面臨更加實在的利益流失威脅。在“價值觀”與利益的平衡與兩難之間,美國一邊強調“這不是選擇政府或選擇人民”,一邊明裡暗裡向相關國家的統治者施壓,要求他們進行政治變革。

  中東地區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在華盛頓看來,中東地區不僅油氣資源富集,而且“極端主義勢力”集中,中東仍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點。美國中東戰略的重要依托是各個盟國,而最近捲入抗議風潮的一些中東國家恰恰是美國的盟國。動亂及政權更迭後,美國的多個中東盟友表達了對美拋棄穆巴拉克的不滿。白宮接連派出要員前往安撫,同時也催促他們開始變革。

  對美國而言,相比道義上的負擔,失去這些“保持地區穩定”的力量更加難以承受。長期以來,美國之所以選擇與價值觀迥異的中東國家結盟,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壓制這些國家內部的“極端主義勢力”。不過現在美國國內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美國為這種聯盟付出了“安全成本”,因為它造成了中東地區強烈的反美情緒,並自我塑造了敵人。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將在中東北非面臨更多這樣的困境。據美國媒體報道,亞丁灣西岸的吉布提有“美軍在非洲的唯一基地”,對美軍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近來,吉布提局勢也出現不穩跡象。

  中東北非國家大多形成於殖民帝國瓦解和分割的歷史遺產之上,歷史上各民族、各教派之間又有著頻繁的融合與衝突。在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地區編織聯盟網絡,美國不可能意識不到問題的複雜性,也不會幼稚地把“民主”當成最省心的選擇。面對中東北非一些國家的抗議風潮,美國開始擔心無法獲得盟國公眾對“共同目標的支持”,進而更多地強調政治變革是一種“戰略必需”。美國中東戰略一直擁有濃厚的實用主義色彩。如何讓這種實用主義再次成為平衡現實與利益的最佳籌碼?對美國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不輕松的挑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