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全球交易所新“大佬”呼之欲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1 09:57:09  


  中評社香港2月11日電/紐約泛歐交易所和德國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德交所”)9日發表聯合聲明稱,雙方正在就併購交易進行更深入的談判,可能會合併組成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運營商。當天,德國證券交易所和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集團的股票分別在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中止交易,加深了市場對兩家交易所運營商可能合併的猜測。

  經濟參考報報道,分析認為,此合併案表明紐約在世界金融舞台地位日漸衰落。

  根據雙方的協議,這項合併將完全通過換股的方式進行,如果交易完成,紐約泛歐交易所的股東將持有新公司40%至41%的股份,德交所的股東持股份額將達到59%至60%,新公司總部將設在荷蘭。交易達成後將形成跨越美國、德國、法國、荷蘭和葡萄牙等國的全球最大證券和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平台。據悉,這一交易目前還需通過雙方董事會、股東以及監管部門的批准,料將在本月最終定案。

  在這兩大交易所發表聯合聲明幾小時前,倫敦證券交易所8日也宣布將以約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母公司T M X集團。此外,新加坡交易所去年10月也宣布計劃以78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這項計劃預計將在今年完成。據悉,香港證券交易所發言人陳涓涓10日亦表示,港交所目前沒有任何併購的目標,但是對可能的併購將持開放態度。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這幾宗併購案再現了2006至2007年間出現的跨國交易所併購潮,並顯現出強烈的針對性,旨在加強對特定行業領域或地理區域的掌控力。英國《金融時報》援引金融研究與咨詢公司C elent高級副總裁克賽爾.皮龍的話表示,這波併購趨勢毋庸置疑是全球性的,這場競爭的目的是打造出服務於國際機構投資者的區域交易門戶。

  德交所併購案旨在加強歐洲和美國市場的整合度。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分析認為,德交所和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分別擁有德國和英國的債券期貨業務,這兩項業務的整合將大大增強新交易所對歐洲利率期貨合約交易的控制力。另外,合併之後兩家交易所在美國股票-期權交易市場的地位也將有所增強。

  倫敦證交所併購加拿大T M X集團的目標則指向礦業和能源領域。一旦交易達成,新的證交所市值將超過60億美元,擁有6000多家上市交易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礦業和能源公司上市平台,增加礦業上市公司對投資商的吸引力。

  新加坡交易所一旦與澳交所合併成功,新成立的交易所按照上市公司數量衡量將成為亞太地區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在亞洲區域同香港交易所競爭時將擁有更強的競爭力。新的交易所還將擁有亞洲最大的房地產投資信托與交易所交易基金市場,以及最多的衍生產品。

  由於市場預期將有新的交易所併購達成,倫敦交易所、紐約泛歐交易所和德交所等交易所股價飈升。紐約泛歐交易所的股價9日上漲近15%,收於每股38.10美元,漲幅在所有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中遙遙領先。

  有分析認為,此類交易所的大型併購是受成本壓力和監管法案變動的驅動。由於歐美對金融業的監管和調查日益嚴密,許多資產管理公司正逐漸傾向於通過暗池等另類交易平台交易股票,導致傳統證交所的市場份額下降,迫使各國證交所紛紛通過合併降低成本、擴大經營規模和提高投資能力。

  德交所和紐約泛歐交易所稱,合併完成後一年可以節省成本約4億美元,約占成本基數的10%,公司還可能通過結算業務和交叉銷售產品獲得收入增長。

  但是,證交所是一國商業實力的重要標誌,大型跨國併購仍然面臨著來自監管部門的巨大阻力。據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目前尚未對德交所與紐約泛歐交易所合併的可能性發表看法。《華爾街日報》的分析稱,美國監管機構可能會因為具有美國經濟王冠明珠之譽的紐約泛歐交易所落入外人之手而大為不滿。有反壟斷方面的專家表示,德交所合併案最大的阻力可能來自歐洲,歐洲監管部門可能對合併後公司在衍生品市場的占有率存在擔憂。路透社的報道稱,倫敦證券交易所與TMX集團的合併案很可能在加拿大遭遇政治阻力,難以很快獲得批准。

  另有分析認為,德交所與紐約泛歐交易所合併案還表明紐約在世界金融舞台的地位日漸衰落,各國正在把投資者直接吸引到本國市場。目前,亞洲正在崛起,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都在成為重要的金融市場中心。證券交易在全球各地隨時進行,華爾街傳統金融機構的重要性已經大不如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