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1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創新高 異常天氣引擔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08 15:10:56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發表的報告指出,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連續7個月上漲,今年1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達231點,創歷史新高。

  新華網報道,異常天氣正在成為引發糧食擔憂的一個主要因素。最近數月,全球多地頻發暴風雪、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嚴重影響多個農業大國糧食生產。我國華北黃淮旱情至今仍在持續發展,據農業部數據,截至4日,河北等八省冬小麥受旱9611萬畝,占種植面積的35.1%。國際上,美國中西部地區作為糧食主產區,近期遭遇嚴寒暴雪,嚴重影響冬小麥生長。阿根廷則經受大旱,澳大利亞受到強飓風“雅斯”的襲擊……極端天氣頻發,市場擔憂業已顯現,國際糧價大漲,資金紛紛“屯兵”農產品市場。專家指出,儘管當前資金“屯兵”農產品也是基本面的推動,並不改變市場的趨勢,但需警惕的是,資金也可能推動價格的暴漲暴跌,從而對農產品價格進一步上漲形成“推力”。

異常天氣綳緊農產品市場神經

  荷蘭合作銀行的分析師在年度展望中指出,由於很多農產品的基本面失衡,全球農產品庫存在2010年已接近歷史最低水平,儘管目前玉米、大豆以及小麥看起來供應仍充足,但隨著新興市場需求的增長,在2011年,農業主產區的天氣必須足夠理想,才能幫助市場重新補充庫存,阻止糧價飈升到前期的高點。

  然而進入2011年,異常天氣並未隨著2010年遠去。1月份,南半球農業產品出口國遭遇極端天氣的襲擊,主要大豆出口國巴西和阿根廷分別遭受洪災和旱災,可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在國內,北方持續乾旱依然未能迎來有效降水。去年10月以來,北方冬麥區降水持續偏少,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八省部分地區旱象露頭並持續發展。受旱地區小麥即將陸續進入返青期,需水量將明顯增加,而旱情可能迅速發展,對小麥返青生長和分蘖極為不利,將對夏糧生產構成嚴重威脅。農業部4日已啟動抗旱二級應急響應。

  在分析人士看來,異常天氣使得市場對農產品供應緊張的擔憂“雪上加霜”。荷蘭合作銀行已相繼下調了阿根廷玉米及大豆產量的預估。國泰君安分析師秦軍也認為,南美持續的災害天氣將對大豆價格形成支撐。“作為世界主要的大豆出口國,巴西、阿根廷合計出口大豆約占全世界大豆出口額的42%,在世界大豆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與此同時,儘管1月份天氣變化對國內大宗農產品生產影響甚微,但包括小麥、稻穀以及豆粕等農產品價格都回到了此前的高位。“在2010年農產品良好表現以及近期美國農業部預計全球農產品供求相對偏緊的支撐下,極端天氣從心理層面提升了人們對未來農產品的漲價預期。”秦軍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