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河南南陽發現逾六千多處古代岩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01 15:16:08  


  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考古工作者近期在河南南陽市發現了創作於數千年前的6000多處岩畫。此前,中國西北多地曾發現原始岩畫,但在中原腹地發現如此海量的岩畫尚屬首次。

  截至2010年11月,已經發現的岩畫分佈在南陽下轄的方城、淅川、鎮平、南召等4個縣的數十個鄉鎮,其規模之大,範圍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

  新華社報道,據岩畫主要發現者、考古專家馬寶光介紹,這些岩畫都裸露在山崗上,而不是深藏在山洞里。絕大多數凹穴都是圓形的。在方城縣清河鄉的山崗上,首先發現了數十處單個凹穴、雙連凹穴、三聯凹穴以及多穴組合圖案,有的形似梅花,有的狀若生產工具。據馬寶光推斷,這些形象圖,是古人祭天的遺跡。

  位於四裡店鄉和柳河鄉交界處的一處巨幅岩畫尤為珍貴。該岩畫長15米,寬3米,刻有“米”字形連續方格棋盤狀圖紋,以及“且”字形圖紋,共有十多處。拐河鎮附近的數十處岩畫另具特點。其中既有成組排列的十二星、十四星圖案,又有鑿刻規整的方形凹穴,十分罕見。

  在古莊鄉境內發現的岩畫群被馬寶光稱作“規模最大、岩畫最集中、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岩畫群。這些岩畫分佈在吐霧山和老鴰山周圍。在一塊塊巨石上刻有大腳印、男性生殖器和女性生殖器象形圖、河道地形圖以及石鳥、石羊、石獅、石貝等圖形。

  在400多米高的吐霧山半山腰可以看到,荒草雜樹間突兀地堆著好幾塊很大的石頭,每塊重達數十噸。最上面的一塊巨石有一面十分平坦,上面的十多個凹穴清晰可見,直徑有5厘米左右,深約3厘米。這些圓形凹穴排列不算十分規整,但並不淩亂。仔細查看,這些石頭不像自然形成的,更像人力堆建而成。古人是如何做到的?目前仍是未解之謎。

  在老鴰山對面的一處高地,有一塊長約5米的巨石平躺在地上。平展的巨石表面刻有好幾條溝槽,溝槽把凹穴連接起來,有的近似直線,有的呈圓圈狀。古莊鄉文化服務中心副主任郭鈺介紹說,專家們推斷這是古人祭天的場所,但也可能是古人刻畫的星象圖。

  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文博係教授湯惠生認為,這些岩畫產生的年代應當在4000年至5000年前。他認為,這些地處中原的巨石遺址極大地豐富了中國考古學的上古文化。

  河南省文物局文物考古專家組成員、省博物館研究員張維華認為,巨石文化是夏文化的母體,這些巨石遺址的發現很有意義。他還對方城縣境內發現的玉璧狀岩畫很感興趣,因為玉璧狀岩畫是古繒國時期祭祀的遺跡。這也證明了方城是古繒國管轄的地區。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蔡全法認為,南陽岩畫群的發現對探索研究中原地區的早期文明具有重要意義,極有可能是繼甲骨文發現之後,中原文明起源的又一重大發現。

  南陽岩畫為何數量如此巨大?馬寶光認為,這有力地證明了南陽在數千年以前就是最早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南陽盆地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發展農業。盆地內形成了平原與丘陵,丘陵和半山區,半山區和山區相互連接的地形地貌,因而成為人類從狩獵向農耕過渡的最佳地區之一。這樣的“宜居天堂”造就了數千年前岩畫的輝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