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二戰時日本為何獨不敢侵略澳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31 00:29:12  


日本在二戰中大肆侵略,唯獨對彈丸之地的澳門卻不敢染指。
  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北方新聞網摘自:劉繼興 著 《民國秘聞》(新華出版社 2010年9月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特別是作為法西斯軸心國之一的日本,在戰前吞並了朝鮮與中國的台灣,在二戰中又侵略了中國、菲律賓、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馬來亞、新加坡、印尼、文萊、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家,以及時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等地區,唯獨對彈丸之地的澳門卻不敢染指。這是為什麼呢?

  據劉成禺著《世載堂雜憶》中的說法,日本之所以在二戰中不敢對澳門下手,主要是由於當時巴西的一個照會唬住了日本的緣故。

  作為晚清以至民國時期的重要人物,劉成禺親身經歷了許多歷史大事。諸如1903年他加入興中會,並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運動,在美國主辦《大同日報》,宣傳革命思想。他生平交友廣泛,與當時的上層人物大多都有來往,所以他的著作內容廣泛,而且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同時他還是位有名的詩人,董必武評價他說道:“武昌劉禺生以詩名海內,其膾炙人口者為洪憲紀事詩近三百首,餘所見刊本為洪憲紀事詩薄注四卷,孫中山、章太炎兩先生為之序。中山先生稱其宣傳民主之義。太炎先生謂所知袁氏亂政時事劉詩略備”。

  劉成禺一生著作甚豐,主要的如《洪憲紀事詩》、《世載堂詩集》、《太平天國戰史》、《世載堂雜憶》等。劉成禺的《世載堂雜憶》全書近二十萬字,是他在1940年代在上海《新聞報》副刊上發表的短文集。當時廣為流傳,現有流行的大多為錢實甫整理,196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版本。此書主要從多方面反映了晚清以至民國時期的人物事跡、政治制度、社會變革等等,是近現代史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在《世載堂雜憶》中,劉成禺較為詳細地詮釋了二戰時日本為何獨不敢侵略澳門:

  古代巴西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o卡布拉爾抵達巴西。他將這片土地命名為“聖十字架”,並宣布歸葡萄牙所有。由於葡殖民者的掠奪是從砍伐巴西紅木開始的,“紅木”(Brasil)一詞成為巴西國名,並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譯為“巴西”。16世紀30年代葡萄牙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督。巴西地廣人稀,一直苦於無人開發。葡萄牙人曾給大清朝表達過歡迎移民的意願,希望中國人移民巴西,一起開發這個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為了保證不留後遺症,葡萄牙殖民者提出了以下條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