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單女孩”任月麗。 |
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美國《僑報》1月25日載文《誰有資格上春晚?》,摘要如下: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即將到來,作為中國人年夜飯中的一道保留“菜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簡稱春晚)也備受各方關注。中央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馬梅近日就對“西單女孩”上春晚提出質疑:一個未經過正規的藝術學習、在北京西單地鐵通道裡唱歌的女孩怎麼就上春晚了,正規的藝術學校學生學了四五年上不了,一些老藝術家一輩子也上不去,難道被媒體追捧就能上春晚了,這是一種走捷徑做法。如果這樣大家都去西單唱歌好了,別去學校學習了。
不止是“西單女孩”,在2011年的春晚節目單中,還有同樣來自草根階層的深圳“民工街舞團”。一直被外界視為高不可攀的春晚終於改變只注重挑選大腕和“圈內人士”做法,向普羅大眾打開了一扇窗,這是一個值得鼓勵的方向。之所以出現爭議,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春晚能“造星”,能讓參與者名利雙收。另一方面則表明社會價值多元態勢下,人們對藝術理解的碰撞,也無可厚非。
何謂藝術?何謂藝術家?當然不是在藝術學院學習幾年、拿到文憑即可,更不是只能憑借天生的嗓音,能唱幾首歌,卻大字不識幾個者。脫離生活、脫離知識積澱單獨談藝術都不合適。“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沒有人能拒絕任何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