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殲20首飛——透視中國的面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5 09:06:44  


殲20戰機。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新華網專稿發表新華軍事評論員鄭文浩文章,有網友曾說,殲20首飛,代表著中華民族飛起來了。有人可能認為,一架戰鬥機,能夠抬到這麼高的水平嗎?事實上,隨著戰鬥機的技術複雜程度越來越高,發展到了第四代(或者說第五代)已經成為考較一個大國國家綜合國力,包括意志力、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一個標杆。在歐洲國家止步於台風、陣風這些三代半戰鬥機的時候,中國作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外第三個研製第四代戰機的國家,充分證明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一直以來,中國在世界上的面孔是不斷變化的。有的人眼中是歷史的中國,有的是文化的中國。甚至在一些外國孩子看來,憨態可掬的熊貓都是中國的代表。在經濟高速成長近30年後,儘管中國宣稱自己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一個象徵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的中國”也成為中國的外在符號之一。

  然而從西方國家一直堅持對中國高技術禁運來看,他們在瞅著中國在GDP上超越一個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之後,仍然堅信對中國的科技優勢。有“科技”的美國,有“科技”的德國,有“科技”的日本,但是在他們的眼中還沒有“科技”的中國。

  這種心理優勢是有歷史原因的。因為在240年前,當工業革命的號角在歐洲吹響的時候,中國還是一個信奉程朱理學、“言不合朱子,率鳴鼓而攻之”的封建國家。在清朝統治者和士大夫的眼裡,科技知識視為“形而下”,發明創造稱為“奇技淫巧”。1792年,作戰有功的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福康安,面對英國特使馬戛爾尼檢閱英國衛隊新式武器操練的邀請,傲慢地說:看亦可,不看亦可。這火器操作,諒來沒有什麼稀奇。終於,傲慢的“天朝上國”在船堅炮利、貿易立國的西方國家面前,輸得一敗塗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