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專家:擺脫對周邊“羈縻懷柔”意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4 00:39:36  


 
  “羈縻懷柔”在一些大國呈現出現代版,即“胡蘿蔔加大棒”政策。這是大國對待弱小國家經常使用的一種戰略手段,但正如封建時代中央帝國的面子和形象需求有時超過國家實際利益的需求一樣,今天我們有時候為了“大國面子”付出的“胡蘿蔔”往往也是巨大的,然而,效果卻是不顯著,甚至有反效果。

  今天中國政府當然不能對其他國家採取“羈縻懷柔”的政策,而且還要時不時警惕“羈縻懷柔”思維的干擾。然而,有時,我們難免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擺到“克制的文明大國”位置上,處理雙邊爭端時常表現出“不屑於斤斤計較”,同時,卻又在言語上表現得非常強勢,結果對方正是抓住了我們的這種心態,時不時地損害或竊取我們的國家利益。比如,在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中,雖然我們採取了正常的交涉態度,但國際輿論認為中國“罕見地強硬”;而在朝鮮半島危機時刻,韓國置中國善意於不顧,表現出“罕見地強硬”,這卻被國際輿論視為正常的,這也反映出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處理中上存有的一些問題。

  中國周邊的國家大多經歷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歷史過程,國民心理中帶有強烈的“民族意識”,伴有實用主義的想法。這種社會狀況導致一些國家一方面依靠與美軍事結盟來保護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依靠與中國的“夥伴關係”爭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我們如果僅僅依靠於以經濟關係,希望只用一些貿易聯繫就能夠“懷柔”住周邊國家,那麼,當國家利益真正發生衝突時,我們所依賴的“夥伴關係”就很容易會煙消雲散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