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幣業務登陸美國 中銀提供現鈔兌換服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3 09:47:19  


  中評社香港1月13日電/人民幣自由兌換之路再向前邁進一步。中國銀行(03988)北美分行宣布可向個人客戶提供人民幣現鈔兌換服務,每日上限4000美元,而每年上限為2萬美元,企業客戶則沒有限額,成為首家中資銀行在北美提供人民幣服務。人民幣在國際市場應用層面進一步拓闊,刺激人民幣1年期不交收合約(NDF)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升,而人行昨日公布的人民幣開市中間價亦再創匯改後新高。

  大公網報道,人民幣國際化近年進展明顯加快,08年先與東盟開通跨境貿易結算,並與韓國、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多國央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將人民幣由本土貨幣的功能,引進至國際貨幣市場的舞台,但亦仍只限於貿易層面的應用,並不涉足資本增值及個人範疇。

  踏入2011年開初,人民幣國際化再進入新里程。中國銀行位於北美分行網站發出通告,可向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人民幣存款、兌換、匯款及貿易融資服務。公告指出,個人客戶每人每日可兌換4000美元,折合約2.6萬元人民幣,每年的上限兌換總額為2萬美元,即約13.2萬元人民幣,而客戶將人民幣兌匯為美元則不設限額。

  個人服務只限紐約分行

  公告補充指,個人客戶需於分行開納人民幣帳戶進行兌換及匯款服務,但只限於紐約分行進行,而現階段尚未能提供現金提存服務。至於企業客戶方面,可於紐約及洛杉磯分行辦理人民幣服務,而兌換人民幣並不設限額。

  《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國銀行紐約分部總經理黎曉靜表示,該行正為人民幣躋身可自由兌換外幣作準備,並以爭取成為美國的人民幣清算中心作為目標。

  事實上,目前美國企業及個人客戶,可透過匯豐等跨國金融機構進行人民幣交易,但中國銀行作為內地國有商業銀行之一,亦是拓展海外市場的金融旗艦,中行推出新的服務安排,對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具有重大象徵意義。

  一場金融海嘯令經濟軸心西向東移,中國坐擁龐大外匯儲備,而經濟實力不但最先走出海嘯低谷,國內生產總值(GDP)近期更超越日本,在全球排名晉升至第二位。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不單是著眼於實體經濟的潛力、遠景及貨幣升值等因素,在歐美連接發生金融危機及憂慮下,歐元及美元的貨幣價值已漸漸被市場質疑,長遠亦需要第三種強勢貨幣,彌補市場對貨幣信心失衡的困局。

  儘管人民幣仍未達至自由兌換貨幣,但在有限開放的框架約束下,仍在國際市場應用的版圖顯然已急速擴張,一方面反映中國對人民幣走向國際舞台的決心,同時亦反映國際間對人民幣需求有增無減。

  據《新浪財經》引述中行倫敦分行副總經理方文健指出,英國越來越多的對個人開展人民幣業務,而其他的歐洲市場亦漸見形成發展人民幣業金融服務的趨勢。在英國市場,匯豐、蘇格蘭銀行及Eurochange櫃台進行人民幣與英鎊的兌換。Eurochange管理層表示,中國已成為英國旅遊人士的熱門地,故提供服務可滿足市場需求。

  中國銀行昨日公布人民幣兌美元開市中間價為6.6128,再創匯改以來新高,較上日上升88點子。人民幣於現貨市場亦被追捧,連升兩個交易日至6.607水平,而1年期NDF亦連升三日至6.43兌1美元。

  以昨日開市中間價計算,市場對人民幣未來1年的升值預期,由上周五的2.215%,推高至昨日2.843%。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