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遠來看,虛高的房價有可能損害整個中國的創造力和競爭力 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1月8日電/中小書店成批關門、藝術家撤離藝術社區、中小型文化創意企業運營成本激增、大學畢業生逃離“北上廣”……所有這一切都直指一個共同的原因——令人望而興嘆的房價。對於北京、上海等立志於成為世界創意之都、文化之都的城市而言,這絕非好消息——虛高的房價將破壞文化創意產業賴以生存的環境。
《人民日報》報道,近年來,以京滬為代表的各大城市紛紛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吸引人才和企業落戶。這是有遠見的做法。但節節攀升、居高不下的房價卻使優惠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並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了文化人才豐富、人力成本低廉等優勢。從長遠來看,虛高的房價有可能損害這些城市乃至整個中國的創造力和競爭力。
虛高的房價抬高了城市的“門檻”,有可能把大批有理想、有激情的創意人才擋在城市的大門之外。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創意中心如紐約、倫敦等大都是移民城市,北京、上海也同樣如此。這些城市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各路人才,文化背景迥異、藝術追求有別的人們在此聚居交融,創意在碰撞中如火花迸發。可以說,移民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但是,如果高企的房價把移民擋在了城市的大門之外,那就等於掐斷了活力的來源。中國80、90一代大學畢業生是最具創新潛力的群體,也是文化創意產品的消費主力,如果他們紛紛離開,京滬等地的文化創意產業要想獲得充分發展,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更嚴重的是,虛高的房價會破壞社會價值取向,削弱創新動力。當隨隨便便轉賣一套房子就可一夕致富,當年輕一代的最大夢想是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誰還願意費盡心力去研究和創造?學者們分析,日本經濟之所以在互聯網時代表現不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年房地產熱吸引了企業和人才“一窩蜂”去炒房子,忽視了信息時代的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新。
紐約、倫敦、柏林是舉世公認的創意之都,在分析它們的成功原因時,人們往往津津樂道於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和教育基礎等因素的作用,但是回到這些城市最初發展創意產業的時刻,就不難看到:低廉的房價和生活費用,才是吸引文化人才集聚的主要原因。紐約的SOHO曾是廢棄的工廠區,倫敦東區曾是貧民區,相對較低的房價使軟囊羞澀的文化青年有了栖身之所。
柏林成為“世界創意之都”的歷程就更典型了。德國統一以後,柏林曾是德國經濟最差的大城市。居民隨工作而流失,城市因經濟下滑而破敗,東柏林的大批民宅、廠房、政府機關甚至監獄因此空了出來。這些地方低廉的房租極富吸引力,隨後10年裡,全歐數萬名藝術工作者和科技人員蜂擁而入。經過他們的改造,破敗的社區一變而成為充滿藝術和時尚氣息的文化科技聚居區。即便經過20年的發展,柏林的人均GDP已經高達32000多歐元,但柏林的房價仍然比全德國平均房價低了近20%。
正是在數以萬計文化創意人才的努力下,2006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首屆“世界創意之都”競賽中,柏林一舉成為首個獲獎城市。柏林成功的原因很多,“房價低”這個有利因素實在是功不可沒。
同樣的現象也在中國上演。現在北京798社區在國內外大名鼎鼎,但最初入住的藝術家們看重的無非是這裡低廉的租金,每平方米幾毛錢就能租下一大片廠房。藝術家們輕裝上陣,成批入住,藝術區迅速成了氣候。
因此,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也不可忽視經濟規律的客觀作用。至少在文化創意產業起步階段,“低房價”是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但是,近幾年隨著房地產熱,京滬等地的文化社區或文化產業園區的租金節節攀高,許多帶著創意、想要入園的創業者只能望園興嘆。長此下去,必將挫傷人們創業的積極性。
一位西方學者指出,現在市民的聰明才智、求知欲望、想象力和創造力已經開始取代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和市場便捷,成為城市發展的動力源,創意階層的創造力決定了未來城市發展的成功與否。雄心萬丈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真的應該認真考慮這個問題了,不能讓虛高房價成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攔路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