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前駐日大使:日本對華出現兩誤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6 11:46:07  


 
  現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詢委員會委員的徐敦信表示,就外交政策而言,日本民主黨政府並沒有完全推翻自民黨的政策,而是既有繼承又有發展與創新。比如強調日美關係緊密與對等、外交要以國家利益為重等。

  在徐敦信看來,鳩山在首相寶座上呆了不到1年就被迫辭職,很大因素是新政遭到美國的強烈反對,最終“里外不是人”的鳩山首相只能辭職。

  徐敦信指出,接替鳩山的菅直人在內閣班子上做了重大調整,日本政壇的新生代和少壯派們紛紛走上前台,掌握了日本的黨政要津,其中以48歲的外相前原誠司為代表,而民主黨內的“鳩山派”和“小澤派”只能靠邊站。徐敦信相信,日本政壇在2010年年中的“大換血”,也為下半年中日關係變冷埋下伏筆。

  推行“悅美”外交  陷入“四面楚歌”

  2010年下半年以來,除了中日關係外,日俄關係又因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爭端而惡化。從來沒有執政經驗的民主黨政權,由於缺少外交經驗而陷入“四面楚歌”。

  對日美關係2010年上半年的低谷,徐敦信的看法較客觀。他認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石,是歷史因素形成的,他理解日美關係的重要性。不過他強調指出,時代不同了,日本的外交也應該與時俱進。

  徐敦信說,據悉日本國內也有批評聲音,認為菅直人不惜以犧牲與其它國家的關係而強調日美關係。他認為,小泉當年的“脫亞隨美”外交可以說是前車之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