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丁仁方:南方觀點的政治改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4 00:28:48  


 
  上述政治社會運作,牽涉到台灣地方選舉過程中幾個重要的動員條件,包括“人情中介者”、“社會組織”、“資源”等,因此形成中南部跟台北市不盡相同的政治動員模式,尤其越是基層的選舉越受到這些條件的侷限,任何政黨要改變這種地方政治生態,除了要改變政治人才徵補方式及提名規則之外,也還要嘗試改變這幾種條件的供需平衡,不然很可能事倍功半。不僅如此,這些條件的改變也是非常龐大的政治改革工程,非但要精準地掌握相關環節,更要有長期的配套作為,才可能克竟全功。

  首先,相對於北部,中南部地方政治更傾向是“人情密集”與“關係密集”,地方民選公職就像是人情網路中的重要“節點”(node),或者說是“人情中介者”,大量匯集各方人情關係,民眾基於對其個人的接觸與信任而支持他,反而較少因為這些人專業能力強或社會形象好。他們構成權力與信任交換過程中的關鍵媒介,透過他們基層選民累積出對政治體系與公共價值的信任與支持。以學術的觀念術語來說,比較起來,台北市的民眾可以透過某些與“系統信任”相關的公共價值接受政治人物,中南部選民則更是透過“個人信任”的情誼認同接受政治人物,尤其是在縣市議員層級及其以下的民選公職。順著這樣的角度推斷,在中南部要推動基層政治改革,突破派系與黑金的困境,一定要培養出可以替代的“人情中介者”,這裡面需要克服諸多問題,除了找到願意把政治當作志業的優秀人才之外,還要有長期培養及逐步替換的規劃,讓這些優秀人才得以在數年內逐漸變成“人情中介者”。在“立委”以上的選舉,相對地候選人“人情中介者”的角色比較沒有那麼重要,但仍然需要透過各領域的“人情中介者”進行全面性的政治動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