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長江下游首現五、六千年前玉石器加工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1 15:54:11  


  中評社北京12月21日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21日在浙江省桐廬縣宣佈,對該縣域內方家洲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一處五六千年前的玉石器加工場。據介紹,這是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同時加工玉器和石器的場地。

  新華社報道,考古人員表示,中國目前已發現的遺址中,有單一的加工石器遺址,也有加工玉器的遺址(如良渚),而將石器和玉器結合在一起的加工廠還是第一次發現。這對當時的石器、玉器生產過程研究,以及原始交換、原始貿易等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意義。

  方家洲遺址位於桐廬縣瑤琳鎮潘聯村。所處的年代約距今五六千年,也正是環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繁榮興旺的時期。

  2010年10月,在上半年小規模調查試掘的前提下,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廬縣博物館聯合組隊對方家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目前正在發掘的範圍總面積1200至1800平方米,南北長約60米、東西寬約20至30米不等,文化層堆積0.3至1.5米不等。

  據介紹,考古人員目前除揭露了與石器加工有關的石片堆、河礫石斷塊堆等固定跡象外,地層中還出土了大量的與石器加工作業有關的遺物。根據推測,由於遺址瀕臨分水江,石器加工工具、加工對象就地取材。

  遺址同時還出土了與玦等玉器製作相關的20多件標本。已經成形的玉玦坯件多數為打製成形,外徑在3至4厘米,少量用管鑽成形,為該時期的玉加工工藝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考古人員同時認為,方家洲遺址的發現或將促進對原始貿易的了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桐廬方家洲遺址考古隊領隊方向明說,該遺址作為專業性的加工場,勢必涉及到原始交換、原始貿易等等許多課題研究。這改變了考古界原先“由各部落自行加工石器或玉器”的固有印象。

  據了解,方家洲遺址發掘目前仍在緊張進行之中,其整體情況如涉及到聚落考古的日常生活區域、墓地等內容,方家洲遺址的周邊情況,以及分水江流域是否還有更多的玉石器加工場存在等等,都將納入到考古人員的田野調查計劃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