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唐英年:契機難逢 香港要增強創新能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4 00:22:41  


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12月14日電(記者 潘星薇)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昨天出席“國家‘十二五’規劃與香港未來發展”研討會時指出,隨着中國和亞洲新興市場的發展,世界經濟的重心正逐步向亞太地區轉移,有必要在區內建設嚴格意義上的世界級經濟中心,在分配調動各種生產資源,在生產要素定價的話語權,在構建國際經濟秩序,在匯聚創新和創意人才等各個方面,形成足以與紐約、倫敦鼎足而立的大都會。香港與鄰近的珠三角地區所具備的綜合實力和潛力,是亞太區內最有條件問鼎這頂桂冠的少數地區之一。這是千載難逢的契機。
 
  唐英年說,香港要考慮的不應局限於未來五年,而是要看到中長期的發展趨勢和需要。香港的首要任務是鞏固和提升傳統的優勢產業。只要鞏固住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就起碼能夠保住服務業的半壁江山。未來香港服務業的發展,還應爭取擴大在內地服務業市場的份額。另一個發展的動力來源,就是要不遺餘力增強產業創新能力,這可分為三個層次:服務業提升,製造業升級,開拓新的產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在研討會上作主旨發言,指出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將為香港的發展帶來機遇,包括充分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以及推動澳港經濟融合,建設世界級都市群。

  鄭新立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在“十二五”期間將會有六個方面的轉變:在需求結構上由投資、出口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變,在產業結構上由第二產業帶動為主逐步加大第三產業帶動作用轉變,在要素結構上由物質消耗為主向技術進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為主轉變,在城鄉結構上由城鄉差距不斷拉大向城鄉協調發展轉變,在區域結構上由沿海率先發展向東中西部協調發展轉變,對外經濟又“引進來”為主向“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的方向轉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司長李守信在主題發言中指出,香港與十二五規劃關係密切,對香港經濟發展是歷史機遇。首先,內地經濟發展為香港提供巨大市場空間,為香港各行各業帶來無限商機。其次,內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香港在技術創新、生態環保提供新契機。第三,內地與香港的交流合作為香港發展拓展腹地,第四,國家的支持為香港發展提供堅強後盾,中央支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

  在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包括香港貿易發展局首席經濟師梁海國,豐集團主席馮國經,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黃友嘉,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也提出他們對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精闢見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