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侵華日軍大屠殺日記公開 證殺300俘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3 10:01:20  


日本《每日新聞》的報道傳真。(資料圖片)
  “12月13日,於棉花堤參加戰鬥,攻陷南京。12月14日,村上少尉處決了300名俘虜。”這是一名日本士兵在日記中記下的內容。環球網引述揚子晚報報道,昨天下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在微博上披露,12月8日,日本的《每日新聞》公開報道了發現日軍士兵南京大屠殺日記的消息,再次證明當年侵華日軍在南京進行了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的歷史事實。

  12月8日出版的日本《每日新聞》,以《“攻打南京的時候曾經殺害過俘虜”——一名日軍士兵從軍日記中的記述》為題,刊登了記者結城薫的一篇消息,並附上了說明為“牧野久仁博正在介紹父親的從軍手記”的照片。

  文章中說,日前,在侵華戰爭中戰死的日本士兵牧野信人的遺物中,發現了有關攻打南京時殺害中國俘虜的證明資料。牧野信人曾擔任日軍第六師團騎兵第六聯隊伍長,於1939年戰死。公開了這一資料的是現年77歲的長子牧野久仁博,現家住日本熊本市植木町。

  這些遺物中包括從軍日記和信件。從軍日記中記載了牧野信人直至戰死前一天的戰場記錄,每天都有幾行文字記載。在1937年12月13日,即南京淪陷之後的記錄中,有日軍殺害俘虜的以下內容:

  “12月13日,於棉花堤參加戰鬥,攻陷南京。12月14日,村上少尉處決了300名俘虜。”

  該報採訪了研究這一資料的熊本近代史研究會會長、熊本大學小鬆裕教授,這名學者指出,與南京大屠殺相關的證言很多,不過以日記的方式保存下來的第一手文字資料卻很罕見。

  這篇從軍日記此前一直擺放在牧野家的佛壇上,期間也時常被打開翻看,不過一直都沒有意識到其中有關於殺害俘虜的記叙。

  文章最後,引用牧野的話說道:“淳樸的年輕人居然被逼迫在戰場上盲目的殺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種恐懼感。”

  這篇文章的發現其實很偶然。為悼念南京大屠殺30萬遇難者,應熊本和平之會與廣島紀念南京大屠殺60周年聯絡會之邀,82歲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程王氏在12月4日奔赴日本,到廣島、久留米、人吉、熊本、長崎等地進行為期10天的南京大屠殺證言集會活動。同時,78歲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郭秀蘭也應日本銘心會之邀,到大阪、京都、神戶、東京等城市作證言。

  朱成山說,12月11日,陪同程王氏在日本參加證言集會的紀念館職員謝紅霞,發現了日本《每日新聞》上的這篇文章,向紀念館匯報後,當即從日本熊本縣傳真發回了這篇文章,紀念館隨即進行翻譯。“牧野信人所屬的日本第六師團,又叫熊本師團,師團長就是號稱‘殺人屠夫’的穀壽夫。這份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老兵的日記記載內容,是真實可信的,再次證明當年在南京大屠殺中,日軍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地進行屠殺的歷史事實。”

  據了解,棉花堤位於南京城西上新河與江心洲的夾江邊,是當年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遺址之一。據史料記載,日軍第六師團從中華門攻陷南京城後,12月13日沿城西向城北下關掃蕩圍剿,曾於棉花堤一帶屠殺過中國俘虜和平民百姓。牧野信人的日記與史料記載是吻合的。

  1985年8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在棉花堤建立了一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上新河遇難同胞紀念碑”,碑文上就有“1938年2月9日,葬於棉花堤1860具”的記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