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10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社論指出,民進黨執政有一特徵:再錯誤的政策也能硬拗下去,管它什麼程序規則或輿論笑罵,浪費多少公帑也不在乎,錯就錯到底。核四停建、經濟“鎖國”,都是如此。
國民黨則有一個相反的特徵:不管什麼政策,一罵就縮回去,就算有正當的理念或財務必要性,也不敢把話說清楚,輕易被“民意如流水”帶著團團轉。美牛進口、H1N1疫苗、二代健保,都是如此。
社論說,二代健保的財務規劃,據稱現在要大轉彎,原先的“家戶總所得計算”主軸將棄守,回到以個人薪資為基礎。這個轉折令人感慨無比。楊志良署長本來信誓旦旦“家戶所得計算比較公平”的說法,是要自己“吞下去”嗎?多少名人代言、苦口婆心向大眾推銷的廣告文宣,是要趕快撤走嗎?馬英九在李登輝執政時代,碰到政策大逆轉,驚愕感嘆“為何為戰?為誰而戰?”,如今要由他的“閣員”來承擔此一感想吧!
二代健保草案的確不完美,“衛生署”閉門做事、疏於溝通也有疏失,甚至“家戶總所得”計算法確實對單身者和頂客族失之太苛。但楊署長自己曾努力解釋過了,費基和費率的選擇有如蹺蹺板,得之一端必失之另一端。政府如果願意把這個道理說清楚,聽取民意後合理微調原案,未必不能得到社會的諒解支持。卻如果,明明二代健保是為確保健保不破產,絕對會有人要多繳錢,但政府選擇的說帖又要強調“多數人保費不增加”的討好說法,則怎麼可能達成全體保費增收的目的?又怎能不刺激了政客這裡加碼、那裡砍價的“拍賣市場”現象?
現在國民黨團內部先反彈,成了“父子騎驢”故事裡怎麼做都不對的景況,反對黨一旁納涼就收看到國民黨“自己亂”的鬧劇,有改革理想的人也必定心灰意冷。這齣劇要怎麼重新上場?
執政團隊應痛定思痛,把“健保必須漲價”的道理說出來,更周全找出合理的費基。政策既沒有讓人人都滿意的100分,至少不要自己先有“一罵就縮回去”的心虛姿態,想辦法穩固一下“全民挺健保”的共識基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