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對國民黨重大警告 對民進黨轉型召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8 08:13:13  


  中評社台北11月28日電/聯合報今天社論指出,這是一次對國民黨執政地位造成重大威脅的選舉,也是給民進黨帶來急迫轉型壓力的選舉。

  國民黨於二○○八年“總統”大選,在今日五都的範圍內大贏民進黨約一一○萬票,此次五都選舉則倒輸民進黨約四十萬票;一來一回,國民黨流失達一百五十萬票。民進黨的總得票率為四十九‧八七%,大幅領先國民黨的四十四‧五四%。北市郝龍斌雖使蘇貞昌未能“超越”傳統綠色版圖,但朱立倫只贏蔡英文約十一萬票(四年前周錫瑋贏羅文嘉十九萬餘票),胡志強更只贏蘇嘉全約三萬票(約二個百分點),南二都與民進黨尤出現前所未有的懸殊差距。這當然是對國民黨執政地位的重大警告。相對而言,民進黨在如此艱困的情勢下,雖在全局及地方的得票成績皆有增進,但無論如何仍未能翻盤變天,突破瓶頸。這無疑是給了民進黨必須急迫轉型的訊息。 

  因為,此次選舉是二○一二“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國民黨保住北三都,可謂有驚無險;但選舉過程顯示,國民黨的治理論述與操作技術皆甚薄弱,展望二○一二,其執政地位的穩固性及說服力皆亟待加強。相對而言,民進黨在如此精妙的選舉操作技術演出中,以蔡英文、蘇貞昌二名主帥親征,但在北二都仍未能翻盤,展望二○一二,如今連“頭”都未過,“身”如何過?

  此役使國民黨至二○一二年能再有年餘的盤整時間,只要在兩岸關係及經濟發展兩大支柱能有表現,也許可望漸入佳境;相對而言,民進黨因未能一舉翻盤,在迎對二○一二時,黨內的權力傾軋及路線鬥爭皆將更為錯綜複雜,變數遽增。也就是說,就選後情勢言,民進黨的困難與壓力比國民黨的大。

  先談權力傾軋。蔡英文、蘇貞昌仍是代表民進黨競逐二○一二“總統”大選的“唯二人選”,如今卻在“預賽”中雙雙落馬。倘若二人皆選上,或一人上、一人下,未來正副搭配可較具客觀標準;但是,如今卻二人皆輸,且顯示蔡對建立新論述的能力及對開發新票源的魅力顯然高於蘇,這會使二人的競合關係變成複雜。

  這場選舉,其實是蔡蘇角力的公開展演;開票後見出高下,蔡英文將繼續以黨主席的地位操持大局,蘇貞昌則可能落於被動。然而,蔡蘇之間分出高下是一回事,但此次由二人主導的選戰新手法之得失利鈍如何則是另一回事;如今似乎證實,這套所謂“粉紅戰術”,因操作痕跡太露,顯得有欠真誠、不堪信任;所以雖在吸引年輕選票上頗見功效,但無法說服及感動閱歷較深的成熟選民。 

  因此,再說到路線鬥爭。民進黨這套“粉紅戰術”,在精準的技術操作下,使整個民進黨的形象在此次選舉中幾乎是改頭換面、易容變臉,完全改變了過去存在的刻板印象。不過,實情卻是畢竟並未改頭換面,只是換了一副面具而已,但面具後面的本來面目仍是依然故我,例如“十年政綱”的難產。一般選民看得出來,未洗心,革面無用,這正是民進黨的問題所在。

  民進黨的根本障礙是在內部深綠極獨的勢力實是根深柢固。陳致中高票當選,“一邊一國連線”的當選率亦不差,在在顯示民進黨內的深綠極獨勢力不易化解;但若不能改變體質,民進黨豈有可能在二○一二贏得多數民眾的信任? 

  民進黨在此次選舉中幾乎將“國家”認同與兩岸政策兩大議題完全遮蓋掩蔽。但展望二○一二“總統”大選,民進黨將再無法迴避這些重大議題。何況,現今的兩岸論述,已不像往昔只是停留在意識形態說說而已的層次,而是已經成為具體運作的“國家”政策,如直航、陸客來台或ECFA等等;也就是說,此後兩岸論述的辯論,已經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層次,而是必將觸及具體政策存廢續絕的問題。比如說,“上位政策”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等等,引申到“下位政策”則是直航及ECFA等等。換句話說,進入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兩岸論述的辯論焦點,將是“九二共識”與“ECFA”應否存續及如何存續的問題。民進黨若不能回答這些關鍵問題,如何面對二○一二?

  造化弄人。二○○四年三一九槍擊案的兩顆子彈,使連戰輸掉“總統”選舉;前天永和國小的一顆子彈貫穿其子連勝文的顱骨,一般認為對藍軍有催票作用。這樁駭人聽聞的槍擊案,雖在昨日截止投票前尚難確定是否政治性事件;但由於傷者連勝文是鮮明的政治指標性人物,自然會發生政治效應。選民如何解讀此案尚在其次,但至少會使他們快速返回到血染的政治現實中,用選票來表達他們不至於疏離冷漠到置身事外的地步。如今又傳出連勝文指證,兇手用槍指向他時,曾喊“連勝文,XXX”;倘若此說為真,則此案的詮釋自有不同,其後續影響可能發酵。

  然而,亦不必過度渲染這一顆子彈的作用。畢竟馬政府在兩岸及經濟上的表現,應當仍是贏得北二都政經重鎮的根本因素,這個根本因素也將是馬政府迎向二○一二“總統”大選的基本憑藉。相對而言,國民黨在南二都出現如此懸殊的情勢,卻是未來必須深刻經營的主要課題。 

  社論最後說,此刻,國、民兩黨及整個台灣,不但即將面對一年四個月後的“總統”大選,更要迎向台灣永續發展的無止盡追求。國民黨應從此次選舉領悟興革的啟示,民進黨更應從此次選舉體認轉型的必要;我們對兩黨同寄期待,亦對“國家”前途深寄祝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