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鐵路直通波斯灣 外媒高度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1 12:23:47  


 
西方亂扣“政治帽子”

  “中—伊鐵路”的消息一傳出,立即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高度關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中亞-高加索研究所專家斯旺斯多姆近日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伊鐵路”將使中亞國家獲得通往波斯灣的出海口,同時也給中國開辟了一條直接通向歐洲的貨運通道。對中國來說,這條鐵路建成後,中國通往歐洲的鐵路貨運成本有望削減5%到7%。他還指出,在政治上,這條鐵路也有著非凡的意義,陸上運輸使中國與鄰國拉近了距離。“這將降低美國和歐洲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有關專家的話說,對於中國來說,減少中歐之間的運輸成本,開辟中歐間陸路通道,政治意義大過經濟意義,因為一旦中美之間發生軍事對抗,美國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阻斷中歐貿易的海上通道。“這是中國突破海上封鎖的重要一步。”還有美國媒體分析說,這條直通波斯灣的鐵路實際上是中國的另一個能源通道,可以“更方便中國獲取中東的石油”。

  有關專家表示,西方慣於把中伊關係跟政治掛鈎,其實是想多了。修建“中—伊鐵路”給兩國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還是經濟利益,一方面可以帶動中國西部地區的建設,促進中國與中亞國家、歐洲國家之間的貿易,另一方面可以把伊朗同亞洲最具活力的地區連接起來,使伊朗受益於東亞地區的增長潛力,同時為伊朗商品走向世界搭建平台。再者,伊朗提出合作的意願,首先還是看中了中國過硬的鐵路技術。這說明,中國鐵路經過幾年“走出去”的實踐檢驗,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

相關鏈接:

德黑蘭地鐵 北京的孿生兄弟

  在鐵路合作之前,中國同伊朗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有過合作的佳話。伊朗是中東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國家,德黑蘭地鐵是中國設計和施工建造的。伊朗人提起德黑蘭地鐵都交口稱讚。

  《世界新聞報》駐德黑蘭記者多次乘坐地鐵出行,發現兩國地鐵不但技術相同,外觀亦神似。第一次從德黑蘭革命廣場走入地鐵站,若非兩邊廣告牌是波斯文版,真以為是到了西直門換乘站:下電梯,買票刷卡,似曾相識的地鐵路線圖和幾無差別的車廂軌道讓人感嘆,簡直就是北京地鐵的孿生兄弟。當然也有些差別,德黑蘭地鐵的車頭車尾是女性專用車廂,而中間的車廂則可男女混坐。

  德黑蘭地鐵開通以來,為緩解這座城市的交通擁堵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德黑蘭市民出行首選。曾有伊朗人這樣評價德黑蘭地鐵:如果說石油是安拉賜予伊朗的自然寶藏,那麼中國建設者為德黑蘭人民建造的地鐵則是現代文明的寶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