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海外教頭 彰顯中國體育軟實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1 07:40:26  


 
  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廣州亞運會賽場上的中國“援外教練”就有將近20位,而在一些優勢項目如羽毛球、乒乓球、跳水、武術等,通過市場渠道和其他方式“走出去”任教的中國教練更是難以計數。

  “海外教頭”的直接效應之一,就是迅速提高了他們所在國家的競技水平。伊朗就是在中國“總教頭”穆寧的帶領下,“虎口拔牙”,奪取了男子75公斤級散手金牌,讓一直“無敵天下”的中國武術不再“獨孤求敗”。

  然而,中國教練帶來的不止是一面獎牌或者一個名次。他們更像民間的文化傳播大使,在執教的同時也把中國文化傳播至所到之處。在日本執教的中國武術教練孫建明就說,他做的是傳播中國武術,同時傳播中國文化。

  一些“海外教頭”還運用自身的經驗和理念,對推動所在國家和地區的基層大眾體育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何一鳴說,他在擔任香港隊教練的同時還兼顧青少年的訓練。在香港羽毛球總會領導下,羽毛球已經成為香港校園裡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一個多層級“金字塔”型的後備人才梯隊已經構建起來。

      酸甜苦辣多但環境越來越好

  在任職澳門之前,周克儉曾在馬來西亞執教多年。在這位教練看來,近年來中國教練走向海外的內外環境越來越好。

  “一方面,國內對中國教練去指導、訓練海外選手的理解與支持越來越多;第二,海外對中國教練的認識和了解也在增多。”他說。

  人們容易注意到“海外教頭”的成功,卻難以看到他們背後的艱辛付出。何一鳴說,這份工作,不容易。

  在海外執教,常常要克服語言不通、生活單調枯燥的麻煩;的有時候,人會遭遇精神上的孤獨與寂寞;時常對中國和親人的思念,是他們難以擺脫的心結。

  周克儉就直言,之所以會從馬來西亞轉去澳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離家近一點。”

  與一些人想象的不同,執教海外未能日進鬥金。同樣以周克儉為例,他的收入和自己25歲的女隊員麥嘉莉差不多。

  而更不容易的,是贏得了國內的理解和支持。一位“海外教頭”就表示,同前幾年相比,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認同“海外教頭”的價值,特別是在一些優勢項目如羽毛球、排球、乒乓球上,“雖然海外選手的水平不斷提高,有的還能從中國運動員手中爭金奪銀,但已經很少有人認為我們是在挖中國隊墻角了。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第16屆亞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