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海地北部地區上月中旬暴發的霍亂疫情日趨嚴重,目前全國大多數省份均出現疫情。截至19日,死於這一傳染病的人數約達1200人,另有近兩萬名患者住院接受治療。同時,海地因霍亂引發的暴力示威活動和騷亂事件愈演愈烈,嚴重影響了疫情防治和國際救援工作。
新華社報道,今年1月12日,海地發生里氏7.3級強烈地震,造成約30萬人死亡、30多萬人受傷。正當海地政府和人民在國際社會的支援下艱難地開展震後重建之際,另一場可怕的災難——霍亂又降臨到他們的頭上,使這個西半球最貧窮的加勒比海國家雪上加霜。
海地霍亂疫情最初暴發於北部阿蒂博尼特省沿海地區,隨後迅速向周邊省份蔓延。目前,全國10個省中已有8個相繼出現霍亂疫情,其中阿蒂博尼特省的疫情最為嚴重,死亡病例和感染病例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二。首都太子港所在的西部省的疫情也很嚴重,死亡病例和新增感染病例不斷增多。目前,約130萬名地震災民居住在太子港市內及周邊的臨時帳篷內,災民居住區內已陸續發現霍亂感染病例,使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
鑒於霍亂疫情日趨嚴重,海地當局於10月24日宣布全國進入“衛生緊急狀態”,本月9日又宣布霍亂疫情為影響本國的“國家安全問題”, 同時還宣布了一系列預防措施,防止疫情蔓延。海地霍亂疫情出現後,來自國際援助機構的醫療隊迅速趕赴疫區積極開展救治病人和預防工作。但由於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不力,加上缺醫少藥,以及暴雨、飓風等天災的影響,霍亂疫情非但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日益嚴重。
有關專家警告說,未來一年內,海地可能會有20萬人染病,超過1萬人死亡。這將可能成為1991年秘魯暴發霍亂以來在西半球出現的最大疫情。當時,從秘魯開始的霍亂疫情擴散到幾乎整個拉美地區,累計有150萬人染病,1.15萬人死亡。
海地有關實驗室分析結果表明,這次暴發的疫情為傳染性很強的01群小川型霍亂,而引發此次疫情的菌株源自南亞。聯合國尼泊爾籍維和士兵於上月中旬進駐海地參與維和任務,營地正好位於本次疫情源頭的阿蒂博尼特河沿岸地區。海地官方因此認為,尼泊爾籍維和士兵是這次霍亂疫情的“源頭”,一些政府高官還公開指責尼泊爾籍維和士兵將霍亂傳入海地,給他們的國家帶來又一場災難。
針對上述說法,聯合國維和部隊予以否認,並指出這只是一個“毫無事實根據的猜測”。經檢測,尼泊爾籍維和士兵駐地附近的河水並不含霍亂病菌。
但是,當地民眾心中的怒火並未平息,他們的示威抗議活動逐步升級。本月15日,海地第二大城市海地角發生自疫情暴發以來最為激烈的民眾抗議示威活動。上千名示威者在街道上設置障礙物,縱火焚燒當地警察局,包圍位於市郊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基地,並與維和部隊發生衝突,造成至少2人死亡、10多人受傷。據當地目擊者說,事發當天整座城市被封鎖,學校停課,商店歇業,一些車輛遭焚,一片混亂景象。此事件隨即引發其他省份連鎖反應,包括首都太子港在內的多個城市也發生暴力衝突事件,造成至少1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傷者中包括數名聯合國維和人員。
海地霍亂疫情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一些國家和組織已慷慨解囊,幫助海地克服當前所面臨的危機。聯合國近日發起1.6億美元的募捐倡議,呼籲國際社會幫助海地控制霍亂疫情。然而,頻發的暴力示威活動給國際救援工作帶來嚴重影響。聯合國近日已宣布取消向海地角等城市運送肥皂、醫療補給以及醫務人員;國際慈善組織暫停向海地提供加氯清潔水;世界衛生組織也中止了對當地醫務人員的培訓工作。海地定於本月28日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當地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大選日期臨近,各黨派之間的爭鬥日趨白熱化,不排除有人借霍亂之機挑起事端,擾亂大選,以達到其政治目的。這次選舉將是海地歷史上最重要的選舉之一,而不斷蔓延的霍亂疫情以及頻發的暴力騷亂事件,卻給此次選舉蒙上了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