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克強發表長篇文章 談十二五規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5 09:56:41  


李克強。資料相
  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新華社昨天發表中共政治局常委、副總理李克強文章:“”深刻理解《建議》主題主線 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全文如下:

  深刻理解《建議》主題主線 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李克強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簡稱《建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結合當前國際國內新形勢,確定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對今後5年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導“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建議》明確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刻理解《建議》的精神實質和“十二五”規劃的主題主線,對於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正確認識“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

  “十一五”期間,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巨大衝擊,戰勝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勝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綜觀國際國內形勢,世情和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變化孕育著機遇,也伴隨著挑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征。
 
 (一)國際環境的新趨勢

  當前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之中,國際金融危機引發全球經濟發展模式、供需關係、治理結構調整變化,外部環境更趨複雜,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多方面影響。

  一是世界經濟增長和市場需求發生新變化。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依然存在,各國經濟復甦仍不均衡,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主要發達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不振,房地產、金融等支柱產業在危機中受到重創,新的經濟增長點短期內還難以形成。一些國家政府負債過高,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其潛在危害和影響不容小視。特別是一些主要經濟體為刺激本國經濟復甦,持續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大量投放流動性,可能會引起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推動能源資源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熱錢的湧入也會對新興經濟體發展帶來衝擊。與此同時,世界範圍內經濟結構重組引人關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倡導儲蓄、鼓勵出口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試圖解決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過高、經濟“虛擬化”等問題。有的發達國家還實施擴大出口戰略,推行產業回歸和製造業再造,力求改善貿易失衡狀況。世界經濟緩慢增長,全球需求結構明顯變化,對我國穩定和拓展外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形成新的壓力,也對我們在內需和外需的平衡中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孕育新突破。國際金融危機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世界可能進入創新集聚爆發和新興產業加速成長時期,綠色發展成為一大趨勢。不少發達國家在應對危機中提出“綠色新政”,制定未來發展戰略,大幅增加研發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醫藥、信息網絡等領域創新發展。全球範圍內,綠色經濟、低碳技術等正在興起,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競爭日趨激烈。在有些領域,新興經濟體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相對較小。在這樣的背景下,只要我們把握趨勢、應對得當,就可能搶占先機、贏得優勢,推動實現跨越式發展。否則,就會貽誤時機,難以實現趕超,甚至陷於被動和落後。

  三是國際治理結構出現新調整。經歷金融危機的洗禮,國際社會積極推動全球治理結構和金融監管制度改革。通過改進和完善已有架構,形成一個有利於兼顧公平和效率的全球治理體系,以反映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已成為各方共識。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治理結構調整已經實施或正在推進,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話語權有所增強。各國圍繞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的合作與博弈強化,牽動著國際關係調整演變和國際力量分化組合。如何適應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變化,趨利避害,有所作為,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二)國內環境的新特征

  “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又上了一個新台階,我們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繼續發生新變化。

  一是經濟社會結構變化呈現新特點。2009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過4000美元,“十二五”期間將向更高水平邁進。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階段,既是中等收入國家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的重要階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對我國而言,在這個階段,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繼續提高,消費結構將持續升級,投資結構、產業結構也將隨之調整變化,帶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為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在快速增長變動中,經濟結構升級的約束增多,社會結構平衡的難度加大,經濟和社會轉型的進程中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亟待加強和改善社會建設。

  二是傳統增長模式面臨新挑戰。現在,我國經濟規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人均國民收入仍排在世界百位左右。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推進現代化,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先例。在經濟持續發展中瓶頸制約也明顯加大,傳統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主要表現在: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約束強化,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國際收支不平衡,外貿增長方式粗放。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消費率偏低。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協調,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產業結構不合理,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許多核心與關鍵技術受制於人。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受土地、水、自然災害等多重制約,主要農產品穩產增產難度較大,加上市場流動性較多、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等因素的影響,保持國內價格穩定、管理通脹預期的壓力加大。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

  三是人民群眾對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有了新期待。群眾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後,對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質量的願望明顯增強。近些年來,儘管我國社會事業有了很大進步,但總體上依然滯後於經濟發展,仍是現代化建設中的一塊“短板”。在就業、教育、住房、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域,還存在不少難點和焦點問題,基本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夠。社會主體的多元性、獨立性、選擇性增強,而社會建設還不到位,經驗缺乏,人才也不足。這些都與人民群眾對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較大差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