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曾俊華稱若QE2風險增港府必果斷應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5 09:24:48  


曾俊華表示,美國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可能會引發全球惡性通脹,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定。圖為曾俊華出席G20會議。(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11月15日電/無論是亞太經合會議(APEC)或20國集團峰會(G20),美國推出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都成討論焦點。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美國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後,部分發展國家為自保,都考慮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措施,可能會引發全球惡性通脹,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定,而大量熱錢流入經濟前景較佳的亞洲和新興市場,香港就會受到直接影響,進一步增加資產泡沫的風險,引發股票和樓市的波動,特區政府會密切關注情況,倘發現風險增加,必會採取措施作出果斷應對。

  香港文匯報報道,曾俊華昨日(14日)在其最新網誌中表示,美國啟動的QE2引起相當大的反應,其價值高達6,000億美元,連同聯儲局於8月宣布將第一輪“量化寬鬆”所購入的按揭證券還款也再投資於美國國庫債券,即未來8個月,該局將買入接近9,000億美元的國庫債券,這相當於美國政府未來數月的財赤總額。聯儲局更稱對未來是否需要進一步“加碼”買入更多美國國庫債券來“催穀”經濟仍然保持開放的態度。

  量化寬鬆引發連鎖反應

  他坦言,雖然全球經濟重心正向東移,但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而美元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國際結算、投資和儲備貨幣。聯儲局以這種“大印鈔票”的方式來推動經濟,以為可以成功推動美國經濟加速復甦,並拉動全球出口和經濟的全面正常化,但這仍是建基於舊有的過度消費和借貸度日的模式之上,可能加深全球經濟不平衡的問題。

  曾俊華引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Stiglitz說,“量化寬鬆”無助於拉動經濟脫離目前的低迷環境,長遠來說更會帶來副作用,認為針對教育、科技和基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最為有效,而美元持續弱勢,對歐洲、日本以至英國等先進國家來說,可謂雪上加霜。

  各國仿效 影響金融穩定

  因此,亞洲、歐洲和南美洲地區的大小經濟體系在批評QE2之餘,也紛紛研究應對策略,包括考慮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措施:“假若各國爭相推出量化寬鬆的話,其副作用則不容忽視,有可能引發全球惡性通脹,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定。”

  曾俊華擔憂地點出,此舉將令大量熱錢流入經濟前景較佳的亞洲和新興市場,帶來匯率升值、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的風險。為此,中國、印度、韓國、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國家已先後透過加息來防止經濟過熱、通脹失控和為資產市場降溫,並保持其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不改聯匯 籲投資者量力

  他說,香港恒生指數自8月底起已大升21%,樓價更較2008年中金融海嘯前的高位累計升超過20%。QE2可能引發其他先進經濟體的反應,熱錢不斷湧入,意味著超低息環境將持續一段較長時期,勢必進一步增加資產泡沫的風險,而香港股票和樓市的波動可能更大。

  曾俊華強調說,特區政府會密切監察情況,也呼籲小投資者更要小心控制風險,量力而為,又重申無意改變聯匯制度,指當局已推出多項措施防止資產泡沫,但在美國和日本再次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背景下,擔心樓市泡沫的風險有進一步上升的可能。當局會提高警覺,在有需要時毫不猶豫地推出新一輪的措施,以確保宏觀經濟和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