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今年的棉紗價格由每噸19000元已經漲到每噸37000元,翻了將近一番。生產廠家現在處於普遍的觀望狀態,一般都是進一批棉紗就生產一批產品,不再像原來那樣大量庫存棉紗。
專家認為,棉花漲價除了因經濟形勢好轉,印度、美國等紡織服裝行業主要國家增加對棉花的供給需求的外部原因外,中國棉農種植願望下降也導致本國棉花產量下降。
馬俊凱表示,與其他農作物相比,棉花補貼相對較低也影響種植積極性。“種糧有良種補貼、種糧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山東省每畝共計補貼83元;種棉僅有每畝15元的良種補貼,沒有種棉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
2009年德州市植棉面積230萬畝,比上年下降19%,降至7年來最低點,棉花單產減產20%以上,加工後的皮棉總產量只有17萬噸左右,比正常年份減少8萬噸。
中國城市居民在網絡上用“棉花掌”來形容棉花價格上漲,與今年以來先後出現的“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糖高宗”等網絡熱詞折射出當下中國人對吃穿用多方漲價的調侃和無奈。
11月2日,國家發改委公佈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價格監測情況。在監測的31種產品中,近80%價格上漲。而在此前的9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6%,CPI創23個月以來新高。
儘管今年棉價創出新高,但從新棉種植面積來看,棉農種植願望仍在繼續走低,預計棉價還將繼續高位運行。馬俊凱說:“德州市今年植棉面積僅有210萬畝左右,比上年降低10%以上,降至十年來最低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