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共和黨在眾院強行通過自己提出的法案,到了參議院也會遭民主黨封殺,這可能意味共和黨若要通過法案,將不得不和兩院的溫和派民主黨議員合作,因為奧巴馬仍然可以在最後行使否決權,封殺民主黨不接受的法案。
共和黨掌控國會眾院後,最高優先將是鎖定奧巴馬立法計劃中最重要的振興經濟方案與健保改革法案,尋求翻案,但民主黨仍有足夠力量在參院阻擋這些行動,而且奧巴馬仍擁有最後否決權。
民主黨輸掉這次期中選舉,以後出現政治衝突自不在話下,兩黨必定會為稅賦和赤字問題爭執不休,而2012年總統大選的政治角力也會逐漸升溫,但最重要的影響是:奧巴馬的威望將受到重挫。
他在2009年1月入主白宮時,聲望如日中天,就任以來他已推動國會通過廣泛的振興經濟法案和企業紓困方案,而且大刀闊斧改革健保與金融監理法規。
但在另一方面來說,一旦挫敗也將讓奧巴馬能夠擺脫束縛,直接與共和黨國會領袖和總統參選人放手一搏,而且在情況惡化時有了歸咎指責的對象。在外交方面,如果共和黨取得重大勝利,可能阻礙奧巴馬重新調整與俄羅斯的關係,並開啟共和、民主兩黨都對中國採取強硬姿態的新局面。
儘管國際關係不是這次大選主要議題,選舉結果卻可能強烈影響奧巴馬如何處理美國在世界其他地區面對的諸多挑戰。
共和黨在國會取得強有力發言權,可能迫使奧巴馬放緩明年7月開始從阿富汗撤軍的計劃,對伊朗可疑核武計劃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並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談判中減少對以施壓。
奧巴馬上任後,達成數十年來美國總統最全面的立法成就,包括通盤的健保和金融改革,不過只關切經濟困境的選民並不買帳,憂心忡忡的民眾對他已經失去信心。
然而,從歷史上來看,美國總統從聲望谷底中大翻升,並不是不可能。特別是目前美國政局如此動盪不安,期中選舉可能無法準確預測總統任期的長短。
一些先例顯示,即使遭到重挫,奧巴馬也不一定面臨絕境。例如,1982年期中選舉恰逢經濟衰退,雷根總統的共和黨在眾院丟掉26席。2年後,經濟谷底反彈,雷根宣布“美國重見光明”,並因而壓倒性大獲全勝,結果連任成功。
1994年,克林頓的民主黨在“共和黨革命”中被切斷國會山莊命脈,眾院大幅流失52席。但克林頓絞盡腦汁,以穩固的政治根基重新形塑總統形象,結果在預算角力中強壓共和黨,成為繼杜魯門(Harry Truman)之後首位贏得連任的民主黨總統。受到保守派茶黨全力擁戴的前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培林(Sarah Palin)選前曾在電視上宣稱,這次的期中選舉將是一場“政治地震”,而奧巴馬是否能在地震後浴火重生,對他的政治智慧勢必是一大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