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上海世博:五項紀錄之外的五大“軟收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3 00:10:09  


10月31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閉幕式在世博文化中心舉行。
  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日本新華僑報》11月2日載文《上海世博:五項紀錄之外的五大“軟收益”》,摘要如下:

  上海世博會落幕了,創下了7300萬遊客的最高紀錄,連同單日遊客數目最多、參展方最多、義工最多、園區面積最大等,被媒體稱作締造了世博史上“五項新紀錄”。也有人把世博的成功歸結為“五個世博”,即平安世博、和諧世博、效益世博、科技世博、精彩世博。而如果從世博會是人類文明與和平的傳播與播種,從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視角觀察,最令全球中華兒女動情自豪的應該是那些在“很過硬”的紀錄背後的“軟收益”,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做也無法用數字統計,但會像一粒粒種子留在中國人的心中,並將茁壯成長,具有更深遠意義和恒久影響力。

  “軟收益”之一,學習精神與創新意識勃發。融合了世界新技術、新理念、新文化的世博會給中國帶來了向世界學習的絕佳機遇。在半年時間裡,感受世博、認知世界成為中國人的一種獨特時尚,奔向上海“不出國門,看遍世界”。世博各個場館前蜿蜒曲折的長隊,彰顯了中國人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學習精神。未來發明創新的許多靈感或將“始於世博”。而成千上萬名觀博青少年則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創造性和綜合能力。正如中國總理溫家寶形容“一日觀世博,勝讀十年書”。從這個角度看,上海世博會是中國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的直接動力和標誌性事件。

  “軟收益”之二,中國與世界互動溝通。長達半年的世博會把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了解、溝通推到了更高的水平。如果說17天的奧運會還可以刻意“裝扮”一下,展現一個國家和城市“最美的一面”,180多天的世博會就難以“偽裝”了。上海世博會既向世界打開了一扇全景式、深層次了解中國的窗口,也儼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融匯聚熱點。在這場長時間、大規模、全民化的“公共外交”中,中國向世界展示了“最真實的自己”,中國也了解了多元的世界,並彼此獲得尊重。外國媒體稱“上海世博會是中國和世界相互溝通的成功範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