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圍堵說是臆斷 美國官方:我們需要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2 15:35:07  


  中評社香港11月2日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不久前夏威夷論述美國外交政策時,公開歡迎中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明年初的美國行,並稱美國將努力使訪問獲得歷史性成功。胡錦濤此行對於美中關係將起到何種作用引發各方關注。

  *兩國高層接觸頻繁前所未有*

  美國之音報道,就在克林頓國務卿上月28日發表演說之時,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太資深主任貝德對媒體表示,包括本月11日即將在韓國首爾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在內,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共有7次會面機會,與中國總理溫家寶則已經舉行3次會晤。高級領導人的頻繁接觸為兩國現代關係史上前所未有。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對美研究工作負責人王在邦對美國之音表示,中美兩國首腦雖然經常會面,但本次受到廣泛期待的國事訪問卻非同尋常。 

  王在邦說:“訪問與一般見面不一樣,尤其國事訪問是兩國關係中的大事。這次訪問不僅僅涉及兩位最高領導人之間的會談,還涉及與國會議員、商界人士以及普通老百姓之間的接觸,是增進互相理解和培養互信的好機會。”

  *媒體熱炒 中美交往引關注*

  王在邦指出,中方媒體和美方媒體近來都熱炒兩國關係,其中不乏望文生義之處;當然,兩國在彼此都面臨內在困難之時,也存在因認識的差異而產生的相互誤解。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研究教授時殷弘對美國之音表示,中美兩國致力於相互合作,不過也因此引發一些不滿,後者指責中國看似合作卻並沒有履行責任,因此出現哥本哈根會議之後兩國矛盾浮出水面的局勢。

  時殷弘說:“雙方在匯率問題上矛盾尖銳;在東南亞、南海問題上矛盾也很尖銳;在朝鮮問題上的分歧已經成為天壤之別;日本問題上,中國很多人認為美國比較偏袒日本。當然,目前與前幾個月相比,兩國關係大有改善。不過,各自在一些基本問題上的立場恐怕距離仍然很大。”

  *美國需要中國 圍堵之說為臆斷*

  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在夏威夷講話中指出,美國需要與中國“共同研究”應對朝鮮的方式、希望中國“幫助”確保全球制裁伊朗措施的有效執行、尋求中國在有關軍事事務上與美國進行“更為深入的對話”以設立通行規則、提議中國與美國共同承擔責任提高能源效率、期待中國調整貨幣政策和提供更好的商業環境,並且推動保護人的基本權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王在邦對美國之音說,美國試圖重回東南亞圍堵中國的媒體報導屬於主觀臆斷。中國即便在最困難的時期也沒有受困於圍堵;圍堵中國不符合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利益。當然,美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的來往雖然屬於正常國家交往,但不可否認,其中存在平衡中國的因素。

  王在邦認為,基於中美互相需要的原則,即將舉行的胡錦濤對美國事訪問將側重強化溝通和規劃未來。他說:“本次訪問最重要的議題是消除誤解、培植互信、加強在當前世界發展和安全上面臨的問題上的溝通、共同規劃中美關係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路線。 ”

  報道說,胡錦濤本次美國行將是他任內對美方的首次國事訪問,與前任領導人江澤民1997年的對美國事訪問時隔13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