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16家上市銀行季報出爐 業績靚麗仍有隱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1 14:16:18  


  中評社香港11月1日電/截至目前,16家上市銀行三季報已悉數出齊,業績整體超出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生息資產規模擴張以及息差擴大是銀行業績超預期增長的最主要力量,而作為銀行轉型重要一環的中間業務增勢卻出現回落,業內人士提醒,業績增長同時,銀行業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銀行業仍須加快調整和轉變。

  經濟參考報報道,數據顯示,工、農、中、建、交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4212億元,同比增長29.11%,中小股份制銀行增速則大多在30%以上。其中,農行以前三季度同比增長36.32%居五大國有銀行淨利增速之首,工行則以淨利潤1278億元繼續穩坐“全球最賺錢銀行”。

  從季報數據看,銀行業績增長中,利息收入貢獻最為顯著。以五大國有銀行為例,前三季度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和交行淨利息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4 .36%、36 .09%、21.79%、17.10%和30.37%。

  “在目前利率環境下,利差收入仍是商業銀行主要盈利支撐。”持續觀察銀行業的中誠信國際高級分析師黃燦說。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工行境內新增人民幣各項貸款7077億元,增幅13.3%;建行客戶貸款和墊款較上年末新增6750億元,增長14.4%;中行和交行新增幅度亦分別達到15.48%和18.24%。此外,上市銀行三季度息差均有不同程度回升。

  不過,諸多銀行第三季度手續費淨收入增勢有所回落,而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是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最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記者初步統計,五大國有銀行中,工、中、交、建四家第三季度手續費淨收入均較上半年平均水平有所減少,回落幅度分別為4.17%、7.88%、0.63%和10.6%,僅農行增長3.06%。

  業內人士表示,從三季報披露的情況看,中間業務收入增速環比出現回落,利息收入依然是我國商業銀行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業績增長尤其依賴生息資產規模擴張和息差擴大。

  然而,當前信貸投放面臨增速放緩,對銀行業績持續增長形成壓力。平安證券研究員竇澤雲分析說,一方面,經濟增速放緩將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另一方面,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的融資選擇越來越多,銀行信貸將不可避免地被分流,投放量將進一步下降。

  為此,中國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日前舉行的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行長聯席會議上明確指出,目前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過度依賴貸款增長、過度依賴存貸利差的發展盈利模式不可持續,必須加快調整和轉變。

  竇澤雲表示,中長期來看,銀行業面臨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經濟增速放緩、業務轉型、技術進步以及撥備和資本要求提升等諸多挑戰,銀行業的利潤增速或將下降。

  除此之外,儘管三季報顯示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持續改善,所披露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持續“雙降”,但巨量貸款投放尤其是新增貸款中相當大部分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等領域,行業信用風險積聚,系統性風險不容忽視。

  中誠信國際指出,當前中國銀行業資產質量隱藏的最大風險是系統性風險,今年以來,在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進行清查、對房地產信貸實施較為嚴厲的調控措施下,不良率實現雙降,但中長期貸款的風險隱患可能會滯後暴露,銀行業未來可能會出現不良貸款溫和反彈。

  王兆星指出,未來五年,銀行業要在五方面加快調整和轉變:注重質量、效益及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注重傳統發展方式的轉變;注重資產負債結構和資產質量的優化;注重機制和業務工具服務的創新;注重風險管理水平和抵禦風險能力的提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