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共中央關於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全文公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7 22:00:02  


 

八、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社會管理能力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機制,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31)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小型微型企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鼓勵自主創業,促進充分就業。健全統一規範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為勞動者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加強職業培訓和擇業觀念教育,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把解決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做好退役軍人就業工作。加強勞動執法,完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改善勞動條件,保障勞動者權益。發揮政府、工會和企業作用,努力形成企業和職工利益共享機制,建立和諧勞動關係。

  (32)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健全擴大就業增加勞動收入的發展環境和制度條件,促進機會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保障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規範分配秩序,加強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努力扭轉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3)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完善實施城鎮職工和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實現跨省可接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範圍,逐步提高保障標準。發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發揮商業保險補充性作用。實現城鄉社會救助全覆蓋。積極穩妥推進養老基金投資運營。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加強社會保障信息網絡建設,推進社會保障卡應用,實現精確管理。

  (34)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增加財政投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優先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基礎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確保藥品質量和安全,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加強醫學人才特別是全科醫生培養,完善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政策。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探索形成各類城市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合理分工和協作格局。堅持中西醫並重,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積極防治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舉辦醫療機構,促進有序競爭,加強監管,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群眾多樣化醫療衛生需求。

  (3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逐步完善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質,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趨勢。堅持男女平等,切實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發展婦女兒童事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注重發揮家庭和社區功能,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健全殘疾人服務體系。

  (36)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按照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能力建設。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健全基層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工作,發揮群眾組織和社會組織作用,提高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形成社會管理和服務合力。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綜合平台。暢通和規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把各種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強安全生產,健全對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的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做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加強特殊人群幫教管理和服務工作,加大社會管理薄弱環節整治力度。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城鄉社區警務、群防群治等基層基礎建設,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嚴格公正廉潔執法,增強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保障能力,加強重點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密防範、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九、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弘揚中華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37)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導愛國守法和敬業誠信,構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和行為規範。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不斷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疏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提倡修身律己、尊老愛幼、勤勉做事、平實做人,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強化職業操守,支持創新創業,鼓勵勞動致富,發揚團隊精神。淨化社會文化環境,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輿論手段,引導人們知榮辱、講正氣、盡義務,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

  (38)推進文化創新。適應群眾文化需求新變化新要求,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使精神文化產品和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立足當代中國實踐,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借鑒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提高文化產品質量,創作生產更多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增強文化發展活力。

  (39)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以農村基層和中西部地區為重點,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重要新聞媒體建設,重視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建設、運用、管理,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高傳播能力。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在政府引導下發揮市場機制積極作用,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者,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進入,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增強多元化供給能力,滿足多樣化社會需求,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加強對外宣傳和文化交流,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強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提高競技運動水平,振奮民族精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