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備受經濟停滯折磨 洩了氣的日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7 16:05:54  


  過去15年來,大阪主要娛樂區北新地的時尚夜總會和豪華酒吧已從高峰期的1,200家銳減至480家,取而代之的是折扣酒吧和連鎖餐廳。

  日本,大阪——像許多日本中產階級一樣,小企業主正人華20年前享有的富裕生活為世人所艶羨。他購買了一套價值50萬美元的公寓,時常去夏威夷度假,其座駕是一輛老款的奔馳轎車。

  但慢慢地,他的生活水平隨同日本的整體經濟狀況一道,逐漸走向崩潰。剛開始時,他被迫減少了去國外旅行的次數,後來就徹底不去了。隨後,他賣掉了奔馳,換了一款更便宜的國產轎車。去年,他賣掉了他的公寓——售價僅為17年前購房款的三分之一,還不及依然背負的按揭貸款。

  “過去的日本,光鮮且樂觀,而現如今的人們不得不靜悄悄地壓低生活質量,緊縮度日,”49歲的正人華說。在接受採訪時,他要求記者不要披露其全名,因為他依然無力償付拖欠的11萬美元按揭貸款。

  在近代史中,沒有幾個國家的經濟財富像日本這樣,經歷了如此驚人的扭轉。上世紀80年代,借助位居史上最大規模之列的股市投機及房產泡沫,日本一舉成為第一個挑戰西方長期霸權的亞洲國家,譜寫了一曲源自亞洲的成功故事。

  但這些泡沫最終於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初期爆裂,日本旋即陷入了一個緩慢但不間斷的衰落進程,龐大的預算赤字和海量流動性的湧入都無法扭轉這一趨勢。在迄今差不多一代人的時間裡,這個國家一直深陷通貨緊縮泥沼(低增長,物價螺旋式下落),不能自拔。在此過程中,這只昔日的經濟猛獸已雄風不再,失去了在全球經濟中的傲人地位。

  如今,隨著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正竭力擺脫債務及其自身的房產泡沫,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將日本當下的黯淡處境視為上述國家的未來走向。甚至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醞釀新一輪非常規措施,以刺激經濟之際,對美國和許多歐洲經濟體的憂慮依然與日俱增。許多人擔心,這些經濟體將面臨長期的低增長,甚至有可能出現持續的通貨緊縮——這是自大蕭條以來,在日本之外的主要經濟體中所從未見過的一幕。

  許多經濟學家依然頗具信心地認為,美國將避免日本式停滯,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政治制度具有更強的反應性,美國人對於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破壞具有更大的容忍度。日本領導人先是不願承認問題的嚴重性,爾後又花費巨資,修建旨在創造就業的公共工程項目,進而推遲了痛苦但必不可少的結構調整,經濟學家說。

  “美國不是日本,”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霍爾(Robert E. Hall)說。“美國的盤算依然是,我們總能找到促使人們再次支出和投資的辦法。”

  然而,隨著減少聯邦支出和預算赤字的政治壓力日益增強,其他經濟學家正在發出警告:美國需慎防“日本化(Japanification)”——消費者拒絕消費、公司抑制投資,銀行坐擁巨額資金,進而導致需求崩潰,驅使經濟墜入通縮陷阱,最終演變為一個自我強化的惡性循環:隨著物價不斷下跌,以及就業機會的消失,消費者進一步收緊了錢袋,公司削減開支,並推遲擴張計劃。

  “美國、英國、西班牙和愛爾蘭都在經歷日本大約10年前所經歷的一幕,”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RichardKoo)說道。他最近撰寫了一本書,談論日本給予世界各國的教訓。“數百萬個人和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不斷縮水,因此,他們正在使用其資金支付債務,而不是舉債和支出。”

  正如同通貨膨脹令整整一代美國人傷痕累累一樣,通貨緊縮已經在日本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導致代際之間關係緊張,並孕育出了一種悲觀主義及宿命論文化,同時也讓他們對未來的期許大為降低。儘管就很多方面而言,日本依然是一個富裕的社會,但它面臨的形勢日益嚴峻,特別是在經濟活力相對較高的東京之外。日本的形勢或許也為觀察美國和歐洲的未來提供了一個視角,如果最可怕的預測最終實現的話。

  大幅回落的雄心

  日本懷抱的雄心已一落千丈,這一點從東京的街頭可見一斑。混凝土制的“蝸居(microhouse)”很受年青一代的歡迎,這些年輕人甚至無力購買父輩居住的,以空間局促而出名的房屋,工作缺乏保障的他們也無法辦理傳統的長期貸款。

  這些火柴盒般大小的房屋坐落在一塊塊勉強可以停泊一輛SUV的土地上,共有3層,包括衣櫃般大小的臥室、手提箱般大小的衣櫃和一個應該屬於潛艇的微型廚房。

  “當一個人對未來感到不安時,他就只能住這樣的房子了,”東京“蝸居”製造商Zaus公司總經理Kimiyo Kondo說。

  令許多40歲以下的日本人很難理解的是,如今的情勢跟上世紀80年代究竟相差多遠。其時,強大且帶有威脅意味的“日本公司(Japan Inc.)”似乎打算吞噬整個美國經濟——從汽車製造商到超級計算機,美國的各大產業無一不成為其覬覦的目標。日本股市的市值翻了兩番,日元也上升至難以想象的高度,日本公司一舉成為全球商業的主導者,其戰利品包括好萊塢電影公司(環球影業和哥倫比亞影業公司),著名的高爾夫球場(圓石灘)和標誌性房地產(洛克菲勒中心)。

  有些經濟學家於1991年預測,日本將在2010年之前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事實上,現如今的日本經濟跟當時相差無幾:按目前匯率計算,其GDP依然為5.7萬億美元。在此期間,美國經濟的規模翻了一番,增長至14.7萬億美元。今年,中國取代了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

  中國如此徹底地超越了日本,以至於現在的美國學界似乎不願意為日本費心,美國大學中曾經人頭攢動的日語課堂也已空無一人。甚至連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Clyde V. Prestowitz,曾任裡根政府美國貿易談判代表,他於上世紀80年代撰寫的數篇談論日本威脅論的文章曾激發起華府對日本的警覺)也表示說,他正在學習中文。“我幾乎不去日本了,”普雷斯托維茨說。

  對於日本人來說,經濟的持續衰退是他們難以承受的痛苦。日本的公司,以及像正人華這樣的普通百姓已經在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上喪失了數萬億美元——現在,前者的市值約為1989年的四分之一,而房屋均價則跟1983年的水平沒啥兩樣。鑒於日本現在面臨世界最大的政府債務(約為GDP的2倍)、日益減少的人口,以及不斷攀升的貧困率和自殺率,這個島國的未來似乎比如今更為暗淡。

  但經濟衰退對日本最為明顯的影響,或許是由此帶來的信心危機。僅僅在20年之前,這還是一個充滿能量和野心,活力四射的國度,當時的日本人驕傲到了幾近狂妄的程度,一心想在亞洲建立一個基於日元的全新經濟秩序。如今,這些直衝雲霄的雄心壯志已經被擱在一旁,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的倦怠和恐懼,以及幾乎令人窒息的屈從情緒。日本似乎變身為一個海邊的貝殼,願意接受淡出世界舞台的宿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