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漁政船再赴釣島巡航 上級要求樹威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0 09:51:57  


黃渤海區的漁政118船和東海區的漁政202船,共同參加北太平洋國際漁業執法聯合巡航(農業部漁政局)。
 
  京華時報:你當時什麼感覺? 

  程剛:在我們的領土上,聽到這樣的話,心里特別不是滋味。

  遭遇跟蹤 

  京華時報:後來呢? 

  程剛:我們當然不能示弱,立馬喊回去:“PL64,我們是中國漁政船,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我們在中國海域執行公務,請你們馬上離開!”這時, PL64巡邏艦右側的綠字電子顯示屏上打出中文:“不要靠近日本的領海!” 在望遠鏡里看到這些胡言亂語,漁政船上的中國執法人員蹦出仨字兒:“放狗屁!” 

  京華時報:你們怎麼做呢? 

  程剛:201船沒理他們,繼續環繞釣魚島進行正常巡航。最後,PL64和PLH就跟著我們,像是貼上的“膏藥”。從這時開始一直到這次巡航結束,他們一刻也沒離開過。晚上新聞說,日本放了非法抓扣的“閩晉漁5179”號漁船船長,中國已派出包機接人。可是在海上,他們強佔、強控釣魚島的行動沒有絲毫收斂。

  京華時報:他們跟著我們,是什麼意思? 

  程剛:日本人說根據他們所謂的陸岸主張,釣魚島附近12海裡內的部分,是他們的領海。在12海裡線這兒,他們盯得非常嚴,安排的艦艇,不僅大,而且性能好,死死守著。這是中國的領土,我們當然不承認他這個線。但他們的艦在我們跟釣魚島之間守著,靠近了就往外別我們,就像在馬路上的大車別小車。我們也不示弱,不理他這個線,就會出現交鋒。

  京華時報:你們怎麼辦? 

  程剛:我們也有優勢,船小好調頭。

  正面交鋒 

  京華時報:有沒有特別危險的時刻? 

  程剛:26日下午,日本巡邏艦突然喊話,說不轉向就要採取措施。我們喊回去:“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我們不接受任何威脅和訛詐,請你們立刻離開!”氣氛一下子很緊張,他們3000多噸的巡邏艦PLH09,仗著個大速快,照著我們203船的前面猛地提速斜切,一下子隔在漁政203和釣魚島之間。還好203反應敏捷,避開了。這時,另3艘日本巡邏艦也朝203包圍過來,形成一個“品”字形把203裹在中間,想把它困住。203衝著3000噸的PLH03和千噸級的PL03迎頭衝了上去,接近時,瞅準兩艦空當,一個轉向突出了包圍圈。京華時報:你經歷的哪一次最危險? 

  程剛:晚上睡覺,我不關門,相機就放在床腳。27日,剛6點多就聽見駕駛樓傳出呼叫。我跑到駕駛室。一進去,壓迫感很強,PLH03距我們只有百米左右,那可是三四千噸的龐然大物。要知道,我們是體積小、非武裝的公務船,他們是有炮有槍的海上警察部隊。

  京華時報:他們想幹什麼?

  程剛:海上航行,船與船之間靠得太近是很危險的,因為會發生船吸。船一旦相撞,後果不堪設想。他們靠得這麼近,是想逼著,把我們的船從釣魚島旁邊擠出去。

  京華時報:會動武嗎? 

  程剛:這種時候,知道他是不敢動武的。我注意到他們的炮的炮衣是包著的,炮膛用一個管套著。但是,除了動武之外的所有霸道的航行方式,他們都採用了,這也是很危險的。一旦撞了,他們周圍有很多船,但誰來救我們? 

  京華時報:你害怕嗎? 

  程剛:我們不能示弱,所以需要一邊特別謹慎地航行,一邊跟他們生頂。太近了,就偏個1度、2度。碰撞對誰都不好。

  京華時報:對方不緊張嗎? 
  
  程剛:其實他們也緊張。對方藍帽白髮的那個艦長也不停地低頭看看兩船之間的水面,再轉頭髮個指令。他們也不敢太挑釁,關鍵時刻也就擺開了。有一次,我聽見駕駛室里一陣大笑。一直跟著漁政203船的日本巡邏艦PL64在無線電里呼叫203,喊話特別搞笑:“中國漁政203,請不要彎彎曲曲地航行,請保持航向,請保持航向。” 其實,每天像“膏藥”一樣地跟著我們來來回回地巡航,日方也快瘋了。

  再會釣魚島 

  京華時報:日方出動了幾隻船和飛機? 

  程剛:我在201船上,一共看到了10條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艦、2架艦載直升機、2架海上保安廳的固定翼飛機和4架海上自衛隊的偵察巡邏機。

  京華時報:他們的跟蹤,有什麼特點嗎? 

  程剛:沒有刻意總結過,但我發現,對方起初保持著2艘巡邏艦在靠釣魚島一側梯次跟隨1條中國漁政船,同時在內側遠處安排1條巡邏艦準備接應。以後,基本保持2比1的姿態。攔截時,一般是一艘巡邏艦提速搶船頭,逼迫中國漁政船轉向釣魚島外側,另一艘巡邏艦在漁政船後,防止中國漁政船掉頭後再靠近釣魚島。

  京華時報:對方的這種舉動,給你什麼感覺? 

  程剛:跟蹤我們的,既有近處的海上保安廳第十一管區的,也有大老遠從本州島、橫須賀、鹿兒島臨時調過來的。不得不說,日本對釣魚島的控制,可謂不惜代價、不計成本。

  京華時報:就你的觀察,我們該做些什麼? 

  程剛:代表國家海上力量的,首先是海軍,這是抵禦外侮、維護主權最強大的力量。接下來是海岸警衛隊,這是海上警察部隊,再就是類似於海監、漁政、海事等依照法律在海上進行執法管理的政府公務船隊。很多人問,為什麼我們的武裝執法船不去?這個想法片面,各種海上執法力量,甚至是海上經濟力量、海上科技力量,都要充分利用,這樣才能真正保護自己的海上權益。

  京華時報:有沒有經驗可借鑒? 

  程剛:7月底,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我跟著漁政201船去北太平洋巡航,一路上有導航傳真會告訴你沿岸國家的訓練或演習公告,日本、韓國、俄羅斯的特別多,還有中國台灣的也不少。大陸這邊,我記得只有一次,但人家是經常。

  京華時報:離開釣魚島時,你有什麼想法? 

  程剛:記者的職業要求是客觀報道。但我也有自己的特別感受。出發時,我特意選擇了日記的記錄方式。在離開釣魚島前的那天,我寫道:“逆光的釣魚島灼傷了我的雙眼,因為,它的前邊是日本的巡邏艦和巡邏機。釣魚島,我要暫時離開你了,不過我們一定會回來!你,也一定會回來!” 

  人物 

  程剛 男,45歲。《環球時報》首席記者、高級編輯。1987年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後一直在報界工作,側重國際、中國外交和中國國際形象的報道。曾赴多國採訪國際熱點,並到中國各個方向的邊境調查周邊狀況,足跡遍及陸海邊疆。此外,作為戰地記者,還曾奔赴伊拉克、蘇丹達爾富爾等動盪地區發回一線報道。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保衛釣魚島 官民同仇敵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