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年均GDP增長率接近10%,但過分強調效率、過分重視GDP增長也帶來許多負面問題,主要表現為增長和分享的不平衡。
“‘十二五’規劃作為對過去傳統發展方式的一種反思,就是要加強我們短腿的方面,用更多的社會性目標來約束和考核各級政府。”張曉晶說。
小康還有多遠?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的要求。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劍閣的解讀,全面小康包括發展的連貫性、協調性、公平性和可持續性等。
專家分析,“十二五”規劃淡化經濟目標,強調社會目標,其中一個原因可能來自實現全面小康的壓力。
上述匿名專家表示,現在離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只有短短十年的時間,尤其在民生各項指標上,實現目標的壓力還很大。
“至於GDP,本來就不是個越高越好的指標。而且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不用強調也會有較高的增速。規劃不提GDP增速也說明了唯GDP的政績觀念在發生轉變。”這位專家分析。
張曉晶也表示,全面小康不是一個簡單的GDP數據能夠代表的,還包括各種社會性指標,比如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等等。
全會在談及下一步發展目標時,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目前存在著過去30多年積累的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十二五’期間是解決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機會窗口期,越往後壓力就越大。無法再拖,再拖就沒有機會了。”張曉晶稱。
他表示,只有增長沒有分享的發展是沒有意義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過去我們的發展只有經濟數據,而忽視了人的需要、人的福利。現在的目標就是要回到‘人’上。這也是包容性增長的目標。”張曉晶說。
鑒於目前世界各國尚沒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外部需求將持續不振。在經濟發展方面,全會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而通過收入分配改革等一系列舉措來實現居民增收是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前提。由此來看,民生與發展,確實是“十二五”規劃中兩大關鍵點,二者互促互榮,才能有助於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