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學人》反對西方對中國使用“經濟暴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8 14:22:00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電/英國《經濟學人》10月15日封面文章指出,最近幾周,世界經濟一直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自巴西財長吉多•曼特加9月27日宣布,一場“國際貨幣戰爭”已爆發,全球經濟的辯論變得硝煙彌漫。不僅聞風而動的記者們,就連平日裡較為溫和的官員們也是如此。同舟同濟、共促全球經濟增長的措辭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越發強硬的語氣。各國互相指責對方破壞了全球性需求,作戰武器包括實施量化(增加貨幣發行量購買債券),干預貨幣匯率和資本控制等。

  背後的三場戰爭

  報道稱,所有硝煙的背後,實際上存在三場戰爭,其中最激烈的是有關“中國不願讓人民幣加快升值”的戰爭。歐美官員對“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所造成的危害性的態度變得更加強硬。上周,美國眾議院在兩黨大多數議員的聯合支持下通過一項法律,允許企業對低估匯率的國家尋求使用關稅保護措施。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已成為美國中期選舉的熱門話題。

  第二場戰爭的爆發點是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特別是當前央行可能很快重啟增加貨幣供應,以購買政府債券。由於金融市場預計美聯儲會果斷且大膽地採取行動,所以美元走勢下跌。而歐洲央行官員目前還無類似姿態,所以歐元匯率大幅上升。在眾多新興國家政府的眼裡, 定量寬鬆會造成投資者追求更高的收益率而轉移目標,特別是湧入新興市場,因此會對世界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第三場戰爭源於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這些資本流動。許多國家的政府並沒有大幅度提升本國外匯匯率,而是干預貨幣市場購買外幣,或者對流入本國的境外資本徵稅。最近,巴西對購買境內債券的境外資本徵收雙倍稅收。本周,泰國宣布了一項新的稅收方案,即對購買其債券的境外投資者徵收15%的代扣所得稅。

  眼下,這些小衝突離一場真正的貨幣大戰還相差甚遠。仔細觀察後發現,許多所謂的武器只是紙老虎而已。對資本流入的管制也很溫和。日本是發達國家中唯一對匯率進行干預的國家,但也僅僅干預了一次。全球也不太可能馬上陷入貿易報復中。還好,美國對中國徵收關稅仍然是遙遙無期——一方面是由於貨幣法案比傳說中的要溫和,另一方面是法案須經參議院通過或奧巴馬簽字才能生效。

  然而,現狀無法讓人安心。今天的口頭大戰可能會迅速變成一場真槍實戰。在發達國家增長疲軟的情況下,造成經濟政策分歧的環境可能會持續數年。隨著財政緊縮政策的出台,使用更廉價的貨幣作為一種需求來源的吸引力會增加,迫使政治家門把中國作為替罪羊的壓力也在上升。如果外國資本流入的勢頭加劇,發展中國家將不得不面臨兩種選擇:要麼失去競爭力,嚴格控制資本流動,要麼允許各自的經濟過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