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頭是岸”掩映於灌木叢中。 |
中評社香港10月15日電/《長沙晚報》報道,壁立千仞的岩石上刻著“回頭是岸”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這是最近在長沙縣北山鎮發現的摩崖石刻,距今已140餘年。
探訪 百年刻字磅礴大氣
昨日,記者在北山鎮文化站長餘小平的帶領下,穿過一條人跡罕至、灌木叢生的山間小道,來到一處高約5米、長約10米的較平滑、完整的天然石壁邊,“回頭是岸”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從右往左鋪陳排列,石刻筆鋒流暢,磅礴大氣,蒼勁有力,“回頭”兩字已掩映在灌木叢中。隨後,再撥開左邊的灌木,可依稀辨認出“同治六年”、“屈象南”等落款。
據介紹,屈象南是清朝同治時期長沙縣的文化名人,也是當地有名的書法家。“回頭是岸”四個字入石三分,筆法乾淨利落,讓人幾乎懷疑是用“一指禪”直接書寫於絕壁之上。可以想象,當時刻字上去的人技藝多麼高超。
傳說 和尚修行火中升仙
餘小平告訴記者,他們通過大量走訪詢問,最後從當地94歲高齡的吳錦章老人口中獲知這摩崖石刻的傳說。據吳老介紹,在這摩崖石刻前面不遠處有一個廟宇,叫“石仙庵”。石仙庵約建於清初,經歷了數百年的滄桑,現在已僅存殘垣斷壁。傳說從前此庵內有3個和尚修行,他們當中周公最有佛根,也最潛心。經過多年修煉後,周公法術越來越高。周公修煉到一定程度後,撿來很多幹柴,自己便坐在柴火中間打坐,焚化成仙。周公成仙升天了,後人為紀念周公便將此庵命名為石仙庵。同治六年(1867年),縣衙得知石仙庵周公成仙的故事後,就命人在庵口大石壁上刻下“回頭是岸”四個大字。
目前,北山鎮已在著手整理“石仙庵” 的資料,籌劃重建 “石仙庵”,開發成旅遊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