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後重建任務基本完成,災區面貌已發生巨大變化。圖為汶川地震災區重建完成後的農房。資料圖片 |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電/在22日於此間舉行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復重建暨巨災應對國際研討會上,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在致辭時介紹,四川汶川地震災區納入國家規劃的29700個重建項目,完工項目和完成投資額均超過85%,災後重建任務基本完成,災區面貌已發生巨大變化。
新華社報道,劉奇葆在會議致辭中同時表示,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為人類抗災救災史提供了鮮活案例、留下了寶貴財富,在抗擊特大災難和災後重建中,相關部門和單位豐富了應急管理經驗和危機處置模式,提高了巨災應對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對科學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規律的認識。
聯合國駐華災害管理工作組主席魏英瑛博士在致辭時介紹,有證據表明,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全球都面臨日益增加的災害風險,因此聯合國系統對災害預防和減災也愈加強調。
同時,魏英瑛女士還表示,在新的“2011-2015聯合國發展援助框架”中,聯合國駐華系統和中國商務部以及其他主要部委,特別將災害管理作為一個主要的領域加以規劃。
魏英瑛表示,希望在下一個5年中,聯合國和中國的合作夥伴關係的內涵能夠繼續發展,希望通過多邊合作的渠道,加強中國和世界的聯繫與合作。在應急救災以及恢復重建方面,聯合國系統和中國的合作不僅著眼於將物資帶到中國來,也強調將國際的經驗、做法和機構間的聯繫帶到中國來,充實和提高國家級和地方級機構在降低災害風險和災害風險管理上的能力。
據魏英瑛介紹,聯合國所包含的各個基金和項目機構已經為汶川地震的災後恢復重建籌集了8000萬美元的資金。
“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復重建暨巨災應對國際研討會於當日在成都舉行。本次會議以2008年發生在中國四川的汶川特大地震為樣本,進一步總結和提升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經驗、作法和模式,形成人類社會應對地震和巨災的共同成果。
此次會議由遭受汶川地震破壞的四川、甘肅、陜西3省省政府與國家行政學院聯合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洲減災中心、國際應急管理學會中國分會等單位協辦。來自聯合國有關機構、相關國際非政府組織、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學者共聚一堂,以主題發言的形式,共同探討地震災區災後恢復重建的理念、模式與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