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華人促統會 深入討論兩岸經濟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2 01:05:38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分析ECFA對兩岸經濟合作發展趨勢的影響。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9月22日電(記者 梁卓鈞、郭家靜)為期兩天的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21日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隆重開幕。開幕禮完結後,兩岸經濟合作論壇緊接舉行。席間,多位兩岸三地的經濟學家、團體代表相繼發言,表達他們對兩岸貿易合作的意見、分析ECFA簽訂為兩岸關係帶來的深遠意義及展望兩岸未來經濟交流的新趨勢。

  身兼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會長和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的王祿誾率先發言。他認為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台灣帶來新生力量。在ECFA的帶領下,台灣與大陸加強合作,使台灣經濟免被國際邊緣化之餘,台灣企業也更能走向國際。同時,兩岸的經貿合作也因為簽訂ECFA而變得更加制度化、合法化。

  中國文化經濟發展總會代表團經貿代表林有田則表示,簽訂ECFA是兩岸合作的第一步,但如果要進一步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共建國際級技術標準是必須的。林有田指出,“誰掌握國際技術,誰就能掌握世界貿易市場”,所以要賺錢就一定要先建立技術標準。他續說,兩岸合作制定國際性的技術標準可以為兩岸和平發展提供重要契機。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接著分析ECFA對兩岸經濟合作發展趨勢的影響。李非表示,馬英九執政以來,對開放兩岸交流動作頻頻,他實行“外交休兵”策略、與大陸簽訂ECFA雖被受爭議,但李非認為這也確實無可厚非。在ECFA的大框架下,李非認為,兩岸未來的經濟發展有四大方向:一是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二是鼓勵台灣大企業到大陸投資;三是促成在大陸的台資企業本地化;四是開發大陸新的台商投資熱點。

  對於ECFA的成效和意義,台灣一國兩制研究協會理事長蔡武璋予以絕對肯定。他認為,台灣民間對簽訂ECFA有疑慮,原因是國民黨政府解說不夠。事實上,簽訂ECFA意義既深且遠,它象徵著過往兩岸戰略上的危機轉化成現在兩岸經濟上的合作,為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大業上作出積極貢獻。

  出席是次論壇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務顧問藍鴻震,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李君豪,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朱磊,全國政協委員、摩根大通投資銀行亞大區副主席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方方和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曹小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