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富豪為何“行善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0 10:42:20  


2009年11月3日晚,陳光標與比爾?蓋茨在北京進行私人會晤。有“中國首善”之稱的陳光標在一封公開信中高調宣布,在他離開人世時,將向慈善機構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英國《金融時報》9月10日載文《中國富豪為何“行善難”》,摘要如下:

  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的中國行意在勸募,畢竟他們在美國的公益倡導獲得了極大成功,那麼中國之行是否會如願呢?中國富豪們對此表現出複雜心態,折射出這一階層目前“行善難”的困境。原因則隱藏在稀奇古怪的非正式和正式的制度背後。

  讓我們先從江蘇黃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陳光標先生的回應說起。陳光標是第一個高調響應蓋茨和巴菲特的中國企業家。在寫給蓋茨和巴菲特的公開信中,他說:“在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將不是捐出一半財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機構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陳光標認為“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則是可恥的”。根據公開媒體的信息,陳光標目前的身價大概是50億之巨。這意味著他將捐出50億。

  通常而言,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沒人強迫,自願捐贈,並且是一筆相當大的款項。但這條消息在中國立即遭到質疑:“陳光標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為什麼不把錢留給家人?”

  中國是個長期以來缺乏信仰的國度,在文革打斷了文化傳統之後,道德水準也在以驚人的速度下滑。普遍的道德敗壞造成了普遍的不信任,不論是對公權力還是對私人行為。任何一項引人注目的言行,首先被討論的是做出言行的這個人的動機和道德水平。

  那麼對動機的非議,是否已經讓中國富豪害怕捐款了呢?答案並非完全如此。從福耀玻璃的曹德旺、新華都的陳發樹、到黃埔再生的陳光標,至少這幾位中國富豪都希望捐贈自己的高額資產,用於公益慈善,形式是用當下的資產(包括股權和有價證券等)成立自己的公益基金會、或者捐贈給其他的慈善組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