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7日電/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6日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稱,當前南中國海周邊國家正在該海域加大經濟、軍事投入,各大石油公司亦加快湧入南中國海撈錢的步伐。各國關係互動之下,南中國海角逐蓄勢待發。
南沙海域面積25萬平方公里,油、氣資源巨大,儲量估計為600億噸,僅次於中東。該海域還是世界上最豐產的漁場。從資源角度衡量,稱為“臥虎藏龍”,實不為過。況且,南中國海主航道極其繁忙,全球四分之一的海運貨物經此運往各國。基此,南中國海戰略意義十分重要。
如今周邊各國已經與西方大石油公司為主體的200多家國際企業簽訂合同,在南中國海海域鑽探了1380口鑽井,年產石油5000萬噸以及巨量的天然氣。其中,馬來西亞開採油氣資源最多,年產油量3000餘萬噸;越南則不足2000萬噸。
舉世滔滔,為確保能源供應,各大國競折腰。北京領導人出訪的主要動機之一,就是覓取油氣的供應源以及確保油氣的可靠輸送。南中國海爭端涉及主權及巨大的經濟利益。暴利所系,各國焉能不爭?北京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以來,歷時二十年矣,充其量僅是維持現狀而已。南中國海角逐愈演愈烈,誠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可見和平解決至少當前在南中國海是無解之道。
領土爭端中,一般評價主權歸屬的標準有幾條:誰最早發現,最早經營開發,並且得以長期行使排他性的管轄權。南沙群島遠離陸地,島礁狹小,岩石瘠薄,以此周邊各國對南中國海島礁主權歸屬歷年恝置不問。南中國海主島擁有淡水資源,面積0.443平方公里,適於人群長年居住。1939年,日軍攻占主島駐守,1944年又在島上修建了潛艇基地。中華民國於1946年派太平號軍艦收複南沙,將主島取名為太平島;於1956年又派軍隊開赴南沙,驅離登島開採磷礦的菲律賓軍民;從此,據守至今。以主島管轄權狀況而論,南沙主權當屬中國無疑。
文章聲稱,問題在於近三十年以來,海峽兩岸囿於抗爭,大陸又內耗不斷,兩岸均缺乏經營南中國海的遠略,聽任周邊各國蠶食鯨吞各島礁。久而久之,各大國石油企業與周邊各國結成了利益攸關的經濟共同體。今日兩岸均陷入在南中國海形格勢禁,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面。
文章稱,向來美國對於群島主權歸屬不持有既定立場。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美國對於南中國海爭端的立場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最近國務卿希拉里在河內就南中國海問題表述了立場,強調必須和平解決,顯然有利於在南中國海先下手者維持既得利益,卻使後到者徒呼荷荷。
越南已做海戰準備
文章稱,至今越南在南沙占領29個島礁,駐軍二千餘人。越南又在南威島修築軍用機場,平日可以用於運送裝備、物資,戰時則用於起降小型飛機,配合從越南本土起飛的蘇系列戰機,在南中國海上空爭奪制空權。
過去十年內,越南投入巨資,在沿海地區修建了多處海、空軍基地,駐扎新銳艦艇和蘇系列戰機。這些戰機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里,足以覆蓋南沙海域。近年越南利用從南中國海開採油氣賺得的巨額外匯,向俄國訂購了大批新銳武器裝備,包括為數眾多的蘇系列戰機、新型潛艇、艦船、反艦導彈等,都是用於海戰的利器。利器在手,越南自然膽氣益壯。
文章稱,當年李登輝為促進台灣同東盟(亞細安)國家“實質性外交”,指示太平島陸戰隊改換海巡署警察駐守,以迄於今日。河內趁著同美國快速修復雙邊關係的機會,最近聲稱擁有南沙完全的主權。今年初越南又增派數百名最精銳的陸戰隊在南沙登陸。這是一項發人深省的警訊。河內似乎不久將採取大動作。國際關係史上,豈有一個國家聲稱擁有並且準備行使一個群島的完全主權,卻不占有該群島的主島的道理?越南不占有太平島,則遲早有喪失在南沙既得地盤之虞,河內深諳此道。
文章稱,越軍作戰原則向來是直取敵軍要害,畢其功於一役。1975年3月,河內揮師進攻南越,次月底即占領西貢;1978年12月底,越軍進攻柬埔寨,次月中旬即攻占金邊及全境主要城市。史有先例。
如果河內不打算在南中國海有大動作,又何必花費巨資從俄國購買海戰利器呢?既然要用,自然“柿子揀軟的捏”。攻下太平島,對河內益處多多:一是海巡署警察不經打,猶如“秋風掃落葉”;二是效益大,占領以後可以使用島上大機場以牢牢掌握南中國海制空權,又可以利用淡水資源,利於持久;三是占領南沙主島並有效實施管轄權,對於其決意行使的南沙的完全主權,擁有法理依據;四是台灣在國際上處於孤立狀態,即使越軍襲取,台北也孤掌難鳴。
文章稱,北京在南中國海採取大動作之前,由軍方出面,向外界揭示中國版門羅主義,引起美國警覺。日本、韓國及東北亞美軍所需石油均從中東經由南中國海航道運抵。一旦中國控制了南沙,就近利用戰機及潛艇,豈不是至少有能力干擾這條生命線了嗎?屆時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印度洋之間調遣兵力也會倍感困難。這層評估可能就是希拉里強調國際水道航行自由事關“美國國家利益”的由來。
當年孫臏就賽馬獻策說,“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一旦強敵介入,將出現“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的窘境,而賭局僅此一場而已。文章宣稱,結果,無非證明了這一決策注定了在中國崛起的關鍵節點,中國軍隊將在錯誤的戰場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屆時得償夙願的恐怕是日本、印度、越南和南中國海周邊國家,以及中國國內唯恐天下不亂之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