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ECFA是海西的機會:發揮先試先行尚方寶劍之功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1 00:26:11  


海西是台灣“軟實力”的表演大舞台
 
  2、保障台灣農業、傳統中小產業

  (1)、台灣同意對大陸降稅的早收清單,主要集中於石化產業(以塑膠原料及雜項化學品為主)與產業機械及其零件;至於自行車及紡織等產業,亦均以中間零配件項目為主,除均為原本就已開放中國大陸進口的品項外,其中尚約有接近一半的產品係屬兩岸互惠開放的項目。

  (2)、至於台灣敏感性傳統產業、中小企業較多的產業及農業相關產品,和對中國大陸管制進口及正在課徵反傾銷稅之產品,在大陸善意回應下,均未納入台灣開放早期收穫清單。

  3、農業早期收穫清單協商過程及篩選原則

  (1)、台灣於ECFA協商過程中,堅持目前不准由大陸進口的830項農產品,維持原限制規定,不進一步開放;原已開放自大陸進口的1,415項農產品亦不降稅,但爭取陸方可以片面提供台灣農產品優惠關稅。

  (2)、我方爭取農產品早收原則為:農民關切、與東南亞國家進入大陸市場有關稅差距、具有出口大陸市場潛力。

  4、台灣最引以為傲的農業產品僅18項列入早收清單。

  換句話說,目前尚有大部分的優秀農產品與科技產業未列入早收清單。而海西提供了吸引台灣生物科技、農業科技前來建設及開創的有利條件,但成功與否則端看先試先行之尚方寶劍是否啟動。因為,給台灣機會就代表給自己機會。

  結論:ECFA就是海西的機會

  (一)、ECFA是兩岸和平發展之最重要協議

  自2008年5月20日台灣馬英九“總統”就任以來,兩岸啟動五次江陳會,共簽訂14項協議,1項共識,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ECFA的簽訂,兩岸經貿從此正常往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利共生,再不分開。而海西經濟區便是補救ECFA未能全面照顧相關產業的最佳避風港。故,“海峽西岸經濟區”之發展,由於附帶於福建省與台灣地區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之條件,因此具有對台交往的獨特優勢。換句話說,海西經濟區作為兩岸經貿合作與發展的最佳試點,已具備先天優良的條件與資格。而6月29日所簽訂的ECFA作為兩岸和平發展最重要之協議,除了讓兩岸開放與融合為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與結果,更以此將海西作為彼此合作先行試點,透過距離台灣最近的平潭島作為施行開放開發政策的重要合作試點平台。

  (二)、ECFA的限制條件帶來海西先試先行之機會

  在ECFA簽訂後,海西先行開放的障礙已逐步減少,而接下來海西先行開放將會繼續推動,採取超ECFA的對台惠利政策。和平協議的簽署機制啟動,平潭因此作為大陸與台灣對接的重要出口,同時也讓台灣貨品進入大陸市場可享有與他國產品公平待遇,甚至在部分早收貨品獲得比美日韓歐更佳之競爭優勢,另一方面,而台灣具差異性及利基性的下游產品將會在兩岸重新取得發展的機會,將使得台灣產業在兩岸供應鏈之佈局更加完整,有助於在大陸市場拓展優質平價產品及區域品牌。也就是說,台灣企業將因此透過海西、平潭與大陸維持更加密切的關係,並在這個新興的經濟板塊中重新獲得再度深根大陸的機會點,與大陸地方經濟互通與結合,以發展完整且多方的策略聯盟。

  (三)、ECFA涉及層面既是政治也是經濟,而海西是最佳的連結點

  對於ECFA簽訂對台灣帶來的影響,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日前在《經濟日報》的專欄3中談到,兩岸達成ECFA協議,毋寧是台灣經濟可藉以槓桿再起的一個重要支點。後ECFA對台灣政府與民間而言,經濟戰略上勢須積極朝向“深耕中國、佈局新世界”發展,一方面,藉以掌握中國大陸擴展內需市場,另一方面則須權衡世界經濟板塊移動情勢,針對歐美以外的新世界經濟社會,分散對外貿易,再啟新黃金十年的開闊空間。後ECFA台灣的產業界,特別是已在中國投資營運的中小企業,如何深入專業社群、與中國地方經濟結合聯通,深化台商產品服務的普及率,應該是首要的經濟策略;在廠商層次的合資合作,以至策略聯盟的發展,更是必要的努力方向。海西如果能融合兩岸企業優勢互補,不管是台骨陸皮或陸骨台皮,均會對海西的企業品牌合作帶來重大商機,成功帶動兩岸企業在世界前500大的排名,且為兩岸經濟合作模式注入新的活力與模型。由此可證,ECFA涉及層面既是政治也是經濟,而海西是最佳的連結點。

  (四)、ECFA後,台灣企業將透過海西、平潭與大陸維持更加密切的關係,並在這個新興的經濟板塊中重新深耕,雙方獲益

  根據張亞中及李閩榕合編之《海西經濟區與台灣》4一書中指出,技術已成為一國或是一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而福建在技術水準的總體表現仍偏低,當前需要引進大量的技術來服務於產業結構調整及福建經濟的成長。對此,若引進台灣的先進技術,則可加速福建的產業結構調整,進而帶動福建的經濟成長。事實上,台灣已具備相當成熟之管理知識與經驗,並且一般大型企業皆已用有深具特色的管理模式與營運軌道,若將此“軟體資本”引進福建,有助於福建適應現代化企業需求。而大陸學者建議可引導台商投入當地的基礎建設,擴大合作領域農業加工、石化工業、機械產業、製造業、金融業以及服務業等,以加速該特區之發展現況。

  (五)、ECFA後,海西是台灣“軟實力”的表演大舞台,同時也是台灣產業未列入ECFA早收清單之天堂

  6月29日簽訂的ECFA雖目前仍僅為架構型協議(Framework agreement),在具體內容上的擬定仍待日後商議,但其最主要的功能在於期望排除關稅降低的需求,並且期待兩岸關係能更進一步且更為緊密。而海西經濟區的開發及發展作為ECFA簽訂後兩岸互動的先行試點,除了代表海西在ECFA的關鍵性,同時更顯現大陸期望透過與台灣合作的方式,將台灣的“軟實力”注入海西與平潭,使得後ECFA時期,海西除了能作為台灣“軟實力”的表演大舞台,同時更是台灣產業未列入ECFA早收清單之天堂。

  參考注釋

  [注1]、〈政策解讀:2010年,金融如何服務海西建設〉(2010年5月12日)。《福建日報》。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fj.xinhuanet.com/nmtsj/2010-05/12/content_19760618.htm

  [注2]、〈平潭島的對台新風貌〉(2009年7月5日)。《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2846

  [注3]、〈深耕中國,佈局新世界〉﹝2010年7月22日﹞。《經濟日報》。http://edn.gmg.tw/column/viewpoint.jsp?f_seq_no=707

  [注4]、張亞中、李閩榕(2010)。《海西經濟區與台灣》。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9月號,總第153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