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統合學會曝“馬政府真的要去中國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1 16:54:33  


 
  附件一:有關九年一貫課程(語文科)綱要問題備忘錄

  一、始末:九年一貫課程實施迄今,已經歷經十三年之久,其課綱亦已經過多次審議,並於二00六年十月展開最新一次修訂,此一課綱之“微調”於二00八年元月起,陸續經“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審議委員會”審查通過,並在扁政府即將交棒給馬政府之前的四月分定案。

  隨後即進入政黨輪替政權交接的過程,但馬政府並未重新檢討此一課綱,反而是在馬政府就職後的第四天,也就是二00八年五月二十三日,由當時新任“教育部長”鄭瑞城正式公告實施。換言之,從法律、行政程序上來說,此一課綱都代表了是先後兩任政府的共同政策。

  二、問題:該項課程綱要中之“語文學習領域”裡的“國語文”部分,其課綱存在著如下兩項基本問題:(新修訂課綱與原課綱關鍵問題之比較詳如附件)

  1、該課綱將行之有年的“國語”(一至六年級,也就是小學階段)與“國文”(七至九年級,也就是國中階段)課程名稱,改為“華語”與“華文”。

  2、以隱晦的方式,將中華文化的傳統歸類為外國的文化,而所謂的本國文化,則主要意指台灣一地的文化。

  三、現況:該課綱通過後,迄今已超過兩年,雖然這是扁政府的決策,但卻是由馬政府公告實施。這兩年中,馬政府的“教育部”從未主動檢討此一涉及國家定位的議題,任令此一課綱繼續有效,並將於明年開始實施。如果此一課綱正式實施,將形同馬政府延續了扁政府時期的去中國化政策,這自然是茲事體大的問題。

  事實上,以高中的九八課綱為例,當社會關注時,馬政府是可以重組委員會,重新進行課綱修訂工作的,因此,馬政府沒有針對此一九年一貫課綱採取任何動作,明顯是一種想要蒙混過關的態度,只要社會沒有注意到此一議題(這兩年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確都不知道這件事,我們直到一周前,才輾轉聽聞此事),就彷彿沒有發生任何事,然後等待造成既成事實之後,大家只能無奈接受。

  附件二: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

  修正草案對照表

  有鑒於“國語”“國文”乃國家主義時期的產物,而本國語文領域還有“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族語”,似不宜在名稱上有高低位階之別,國語會並已將“華語”與上述三種語言列為國家語言,故將課綱內文調整為“華語”“華文”,以符合語言發展的現實。

  舊的 (一)基本理念

  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期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並能使用語文,充分表情達意, 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並培養學生有效應用中國語文,從事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創作,以擴充生活經驗,拓展多元視野,面對國際思潮。進而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提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中華文化精髓。同時引導學生學習利用工具書,結合信息網路,藉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新的 (一)基本理念

  1.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以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並能使用語文,充分表情達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有效應用華語文,從事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創作,以擴充生活經驗,拓展多元視野,面對國際思潮。

  3.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提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本國文化精髓。

  4.引導學生學習利用工具書,結合信息網路,藉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課程目標

  舊的 透過語文學習,體認中華文化,並認識台灣不同族群文化及外國之文化習俗

  新的 透過語文學習體認本國及外國之文化習俗。

  舊的 能透過各種媒體,認識中華文化,並擴充文化視野。

  新的 能透過各種媒體,認識本國及外國文化,擴展文化視野。

  舊的 能正確發音並說標準國語。

  新的 能正確發音並說流利華語。

  舊的 識字與寫字能力
  D-1-1 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1,000-1,200字。 
  1-1-1-1 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1,000-1,200字。
  1-1-3-2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新的4-1-1 能認識常用漢字700-800字。
  4-1-1-1 能認識常用漢字700-800字。
  4-1-1-2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舊的E-3-5 能主動閱讀古今中外及鄉土文學的名著,擴充閱讀視野。 
  3-5-5-1 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
  3-5-5-2 透過閱讀中外及台灣文學作品,增進對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族群的理解與溝通。
  3-5-5-3 能喜愛閱讀古今中外及台灣文學中具代表性的作品。
  新的5-4-5 能主動閱讀國內外具代表性的文學名著,擴充閱讀視野。 
  5-4-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4-5-2能廣泛閱讀台灣各族群的文學作品,理解不同文化的內涵。
  5-4-5-3能喜愛閱讀國內外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
  5-4-5-4能喜愛閱讀海洋、生態、性別、族群等具有當代議題內涵的文學作品。

  舊的

  編選教材範文時:A.應將所選用之教材,按文體比例、寫作風格、文字深淺、內容性質,以單元或主題方式作有系統之編排。並於第二階段(第六學年)漸次融入文言文。第三階段應逐年調整文言文與語體文之比例(自15%~35%),B.各階段教材之選文,得視需要附題解、作者、注釋、賞析、導讀及思考問題等,或納入教學指引,以增進了解與欣賞能力。

  新的

  編選教材範文時:A.所選用之教材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當代議題(如:海洋、生態、性別、族群等),依照文字深淺、題材性質、不同文類(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並兼顧各種文章表述方式(如: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等),以單元或主題方式作有系統之編排。B.第三階段(第六學年)漸次融入文言文,第四階段應逐年調整文言文所佔之比率(第七學年10%-20%、第八學年20%-30%、第九學年25%-35%)。C.第四階段教材之選文,得視需要附導讀、作者、注釋、賞析及思考問題等,以增進瞭解與欣賞能力。

  舊的 閱讀教材:A.宜涵括古今中外,及鄉土文學中具代表性的作品。

  新的 閱讀教材:A.宜涵括國內外文學中具代表性的作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