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蔡振華:中國足球改變現狀需15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4 11:45:12  


 
  蔡振華同時認為,游泳成績雖然喜人,但並不能說在青奧會這個年齡層次,中國游泳已經躋身世界頂尖行列。

  “有一個客觀原因是,美國等游泳強隊為了參加泛美運動會,並沒有將適齡選手全派來參加青奧會。而且青奧會設置項目中有一些非奧項目,和綜合運動會相比,一些隊伍在重視程度上也不夠。”

  與游泳相似,中國田徑這次也取得突破,謝震業在男子200米項目上奪金,可以說“含金量”很足,也讓青奧會田徑賽場上首次升起五星紅旗。

  對此,蔡振華表示,取得突破讓人感到驚喜,但目前國內對於田徑項目的規律把握還不準確,比賽中對中外運動員的預判不很準確,也可能過高估計自己,也可能過於保守。而且從事田徑項目的人員與世界上高水平隊伍還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是整個規律的差距,也是中國田徑落後的一個原因。今後田徑若想取得更好的成績,依然任重而道遠。

  運動員培養要注重文化教育

  青奧會規定參賽選手的年齡為14歲至18歲,這就引出了青年運動員教育培養的問題。本屆青奧會上,國外的許多選手大多為在校學生,而我國的小運動員大多在各個省市的體校或是運動學校。對此,蔡振華分析了兩者的不同。

  “我們和西方、歐美是不同的一種方式。我們在培養中,發現一些孩子有運動天賦後,會進行系統化專業培養,但帶來的問題可能是文化學習相對比較欠缺,因為他們的時間更多用在專業訓練上。這種模式下,往往在落後項目上,青少年階段的選手水平與國外相比還不是很大,因為接觸專業訓練相對早。但到了出成績的時候,慢慢有差距,而且專業化如果過早,也有可能出現‘拔苗助長’的現象。”

  但他同時表示,近些年國家非常重視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前不久,國務院頒發了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的指導意見,要求體育總局和教育部一起研究、制定適合運動員群體的文化教育方案。總體來看,這些措施在解決運動員保障政策方面,以及突出運動員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創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