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中國的發展,已經進入“大塊頭、大變化”的歷史時期。“治大國如烹小鮮”。中國現在是一艘“大船”,要謀求“高速小波動”的發展,必須保持長期穩定,實現長期發展。
|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原中共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鐵映今天在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談改革開放等問題,主要內容如下:
走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要靠當代中國人自己探索。別國的理論和經驗可以學習借鑒,但不能照抄照搬。“東教條”不行,“西教條”也不行,一切教條主義都不是科學,都不能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
抓中國的“老鼠”,要靠“中國貓”,“洋貓”是寵物,連“老鼠洞”在哪裡都不知道,怎麼抓?
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實現延安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結合呢?我認為應該把握以下幾點:
——在改革開放中弘揚延安精神。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新的時代精神。改革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方式,是革除積弊、促進發展的精神。開放是吸收人類文明,與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平等合作的精神。不改革,社會就沒有活力,社會主義就不能發展。僵化就是死路一條。不開放,就不能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夜郎自大,閉關鎖國,也是死路一條。改革開放,合作共贏,正是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與延安精神是有機統一的。改革是延安精神的題中應有之義。延安時期,我們黨在邊區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方面創建了一整套的制度,如“三三制”、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民主選舉、精兵簡政、減租減息等等,既是對舊中國的改造,也是對蘇維埃制度的創新。
延安時期是革命的,是改革的,也是開放的。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從國統區奔赴延安的知識青年有25萬多人,僅1938年5月~8月,經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介紹到延安的就有2288人,最多時一個月就有1000人。還有600多海外華僑、200多國際友人來到延安。這些都說明,即使在那樣一個窮鄉僻壤,我們黨也不是封閉的。
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同一百多年來的歷史發展有直接的關係。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都是偉大的革命者,也是偉大的改革者,偉大的探索者。
——不斷推進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中,取得了輝煌成果。延安精神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偉大的探索精神。沒有這種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也就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中國革命的成功。
實踐探索是理論探索的基礎、源泉、動力、檢驗標準和價值體現,理論探索就是總結和概括實踐探索的經驗,將它們提升為科學理論,進一步提出實踐的新任務和前進方向,指導實踐探索的深入發展。兩種探索相輔相成,共同演奏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華彩樂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是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同樣是偉大的結合過程,但是任務更艱巨,情況更復雜。現實存在的社會主義,都是有特色的、具體的、不斷探索的,只能是和本國實際相結合的社會主義。所謂純粹的、抽象的社會主義,只能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書本裡。
|